本报讯 (记者 刘琴) 近日,在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主办的2025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上,《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4-2025)》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竞争潜力指数报告(2025)》进行了全球首发。两份报告对全球城市发展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为行业发展和政策制定等提供依据和参考。
其中,《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4-2025)》系由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发布,系统呈现了全球旅游业的复苏态势与转型方向。该报告从知名度、产业景气、智慧度、安全度、经济贡献和游客满意度六大维度,对全球100座旅游城市进行综合评估,并公布了排名前20的城市名单。
该报告显示,与2024年相比,2025年全球旅游数字化发展呈现稳健上升态势,智慧旅游建设已从单点技术应用转向系统性生态构建,全球人工智能(AI)驱动的旅游市场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市综合排名升至第7位(较去年提升1位),不仅为全球旅游城市树立了发展标杆,更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清晰路径。在城市智慧度排行榜前10名的城市中,中国有5座城市上榜,分别为北京、上海、杭州、香港和澳门,为全球城市智慧旅游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样本。
该报告认为,这5座城市的上榜主要归功于中国政府对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和资金投入、鼓励创新等方式,全面提升中国城市的数字化服务能力。
《世界旅游目的地竞争潜力指数报告(2025)》由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与亚太旅游协会(PATA)联合推出。该报告从文化吸引力、基础设施、可持续性等10项标准评估全球城市的旅游竞争潜力,并对前20名城市进行排名,其中北京市排名全球第5。
该报告提出“宜居即宜游”等关键趋势,倡导在旅游增长与居民生活质量之间取得平衡,为政策制定者和投资者提供框架性参考,助力构建互利共赢的旅游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