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查娜)记者从淄博市政府近日组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以“场景驱动·协创未来”为主题的“首届智能协作机器人场景创新大赛”于公告发布之日起至12月将在山东省淄博市举行。
此次大赛由科技部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指导,山东省科技厅、淄博市政府共同主办,以“实际场景应用落地”为核心导向,旨在挖掘、培育和推广具有重大价值的智能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推动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智能协作机器人产业升级。
当前,山东省机器人产业规模近300亿元,并连续3年保持15%以上的高速增长。山东省科技厅也制定出台了《山东省人工智能产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25-2027年)》等系列政策,明确了未来3年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创新工作重点方向。2024年,淄博市协作机器人年产1.73万套,占比全国40%、全球13%,全球每8台协作机器人中就有1台“淄博造”。
此次大赛共设置工业智造与柔性生产、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商业服务与民生应用、开放创新与前沿探索4个重点支持方向,包含汽车制造、手术辅助、零售餐饮、元宇宙、数字孪生等众多领域。大赛分为审核、初赛、决赛、颁奖4个阶段。颁奖期间,大赛还将同步进行智能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及创新成果推介。
以此次大赛为契机,淄博市联合该市头部企业制定了“百校千机”助研计划和“千企万机”助产计划。此外,为保障竞赛效果,大赛将开通线上需求平台,常态接收并更新“智能协作机器人场景需求清单”内容,建立项目库追踪获奖成果转化进展,形成“需求—赛事—转化—迭代”工作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