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5日
第A11版:高新人才

争做智能计算生态基石与领航者

——专访太初元碁首席运营官乔梁

  受访者供图

  太初元碁COO乔梁

  ▶  孙庆阳

  “太初者,始见气也。”当被问及企业名称的由来,太初(无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初元碁”)首席运营官乔梁引用《列子》中的一句名言向导报介绍说,企业从高性能计算技术研究到国产超算应用生态建设再到人工智能(AI)芯片设计,在人工智能产业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中国智能计算市场潜力巨大。未来,我们将争做智能计算生态的基(碁)石和领航者。”

  锚定自主可控

  引领智能计算新生态

  在谈及企业战略定位时,乔梁说:“太初元碁的定位是做智能计算系统的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希望打破对国际知名芯片厂商的技术追随,通过对高性能计算技术的理解与应用实践的落地经验,建立自主可控的智能计算生态体系。”这一战略定位的背后,是其对当前智能计算行业痛点的深刻洞察和对国家政策方向的积极响应。

  “随着行业对计算任务需求的不断变化,从科学计算到新兴的人工智能计算,底层的硬件支撑显得尤为重要。”乔梁强调,“我们希望为用户提供一个端到端的软硬件结合的计算解决方案,降低行业实施计算任务的门槛,设计出更高效的面向终端应用场景的计算系统。”

  当被问及为何要聚焦HPC(高性能计算)加AI的融合方向时,乔梁解释称:“团队主要来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高性能计算所以及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长期深耕高性能计算技术和计算机体系结构。在自主构建初期企业就定位为计算系统提供商。在自主研发国产计算芯片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上层软件生态建设的挑战,而人工智能的爆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他认为,人工智能与科学计算在应用场景和计算模式上具有一定的收敛性,通过聚焦HPC+AI,太初元碁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逐步搭建起完善的生态,支撑上层所有的人工智能用户。

  “我们把行业用户的AI需求一旦支撑起来,未来就可以带动更多的生态伙伴共同搭建计算服务体系。”展望未来,乔梁说,“随着行业人工智能计算场景的落地,用户和开发者生态逐步丰富,太初元碁将能支持更多的通用计算场景。”

  异构众核架构

  开启智能计算新篇章

  在技术架构方面,太初元碁的异构众核架构成为访谈的焦点。乔梁详细解释了这一架构与传统CPU、GPU的区别:“异构众核相当于三维立体网状结构,类似于城市里的交通路线,是普通道路、高架隧道和高速路的组合,而CPU和GPU则分别像是密度高的复杂道路和纯高速公路。”他形象地比喻道,“异构众核建立了一套更立体化的计算逻辑,适合各种通用计算场景,满足人工智能计算效率的同时,也能支持高精度科学计算。”

  对于开发者而言,异构众核架构的优势在于计算任务的拆解和并行处理上的便利性。乔梁指出:“硬件架构的设计对计算任务有天然的适配关系,大规模并行情况下优势显著。”这一特点使得太初元碁的异构众核计算芯片在性能与功耗、产品开发、差异化创新与更改灵活性以及生态构建等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

  “在同等硅片面积和功耗条件下,异构众核计算芯片能大幅度提升计算效能。”乔梁介绍说,“同时,基于严谨标准体系的设计,不同处理器单元之间能有机融合和对接,降低产品开发门槛。”此外,异构众核架构为算法开发人员提供了更多的计算任务分解可能性,全栈开源的基础软件生态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更高效的平台。

  在谈到全栈自研的稀缺性时,乔梁坦言:“所有国产厂商都在努力实现全栈自主,但面临国产软件生态覆盖程度的挑战。”他认为,通过建立成熟的培训体系,推广开源社区,未来能够涌现出一批国产平台上的技术开发者,逐步完善生态体系建设,提升国产硬件的市场占有率,拓展应用场景。

  产学研用结合

  共筑智能计算生态圈

  在行业合作与生态构建方面,乔梁介绍道,“我们与龙芯中科等通用处理器厂商深度合作,携手打造信创领域的计算服务器。”他介绍道,“这种通用的处理器加上我们加速卡的模式,既能满足用户的通用任务需求,又能在AI计算部分进行加速。”

  2024年,双方在大连、安徽等地的智算中心/集群、国内高校产教融合及卫星遥感、海事管理等项目中开展了广泛合作。

  对于产学研合作的价值,乔梁认为:“对于国产算力一直面临‘可用但不好用’的问题,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先把自己的软件架构对外推广,希望教科研领域能基于我们的硬件和软件进行科学创新研发。”

  在生态构建上,太初元碁已经与CPU、服务器、操作系统等国内外主流厂商适配,支持国产主流CPU和操作系统。乔梁介绍道:“我们自研了基础底层软件,适配了上层的第三方平台架构以及主流大小模型。”同时,通过自研太初元碁代码开发大模型辅助技术人员自行优化代码,降低了AI加速卡的学习和使用门槛,加速了开发效率。

  定制化解决方案

  赋能千行百业

  在具体产品应用与市场供需方面,乔梁以元碁SuperPod 128高密液冷智算集群为例,介绍了太初元碁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深耕情况。他强调,“基于自研异构众核架构AI加速卡,采用高效液冷技术,我们打造出自主可控的高密智算底座,一个计算单元内集成32台2U8卡高密液冷服务器,共计256颗AI加速芯片,单机柜推理算力达80P,算力密度国内最高。同时,该智算集群采用绿色算力模式,空间利用率较传统方案提升100%,助力智算中心系统PUE值(能源效率指标)降至1.1,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乔梁进一步解释道:“高密液冷技术应用在智算领域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计算需求爆发式增长,硬件系统设计功耗大幅度提升,高效的散热解决方案成为算力基础设施落地的关键问题。高密液冷技术能够显著降低算力集群的PUE值,并提升计算芯片的稳定性以及计算性能(更高核心频率)。”

  在具体行业应用中,乔梁提到了电力和新能源领域的案例。“我们与上海电科院合作,面向电力巡检场景,打通了电力巡检和日常电力文档资料处理的流程。”他介绍道,“同时,在碳足迹计算领域,我们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和计算硬件缩短了计算时间,提高了生产制造企业在低碳化转型领域的布局效率。此外,太初元碁的产品也在不同领域落地应用。例如,在科研领域,支撑千万原子级分子动力学模拟,缩短新药研发周期30%—50%;在智能制造领域,毫秒级响应工业互联网数据交互,推动智能工厂效率提升25%;在电商医疗领域,通过多模态模型提速场景落地30%,并凭借算力租赁降低中小企业AI开发成本40%。”

2025-08-25

——专访太初元碁首席运营官乔梁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55856.html 1 <p>争做智能计算生态基石与领航者</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