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立彬
近日,中国两大电商平台先后发布最新财报,京东集团发布的2024年三季度业绩显示,收入为26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经营利润为人民币12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9.5%。
阿里巴巴集团发布的2025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该公司收入2365.03亿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为435.47亿元,同比增长63%;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365.18亿元,同比下滑9%。
喜:营收增长均较为稳健
从具体业务来看,第三季度,京东零售营收为2249.86亿元(约合320.60亿美元),同比增长6.1%。而阿里巴巴方面,淘天集团报告期内实现营收 989.94亿元,同比增长1%,阿里云收入为296.10亿元,同比增长7%。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表示,阿里巴巴和京东的营收增幅都在5%左右,这一增长幅度虽然不算特别高,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仍属稳健。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北京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则认为,淘天在仅退款优化、商家运营及扶持等各方面做了大量的投入。京东在服饰品类、采销直播、新商家扶持和下沉市场的拓展同样做了不少的投入,这些均有助于二者的营收和利润增长。
在用户数方面,三季度淘天订单量实现同比双位数增长、驱动线上GMV增长,88VIP会员同比双位数增长至4600万;而京东活跃用户数和用户购物频次连续三个季度同比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莫岱青表示,淘天集团聚焦“用户为先、AI 驱动”的战略,三季度持续投入用户体验提升,通过丰富产品供给、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频次和满意度。京东也更加关注用户,通过不断优化包邮、免费上门退换货、送货上门等通用性服务商家覆盖率,提高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忧:各有各的苦
两大电商平台的整体营收虽然都在保持增长,但也各有隐忧,京东集团主要体现出收入结构单一,财报显示,京东集团零售业务为该公司贡献了8成的营收。而阿里巴巴则是有多个业务处于亏损状态。
通过两大平台财报可以看出,虽然京东在营收规模上高于阿里巴巴,但其净利润却与阿里巴巴有较大差距。
莫岱青也认为,阿里核心业务包括电商、云计算和国际业务。而京东的核心业务是电商,尽管其也在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如生鲜电商、医药电商等,但相对于阿里巴巴的多元化业务布局,其业务结构可能较为单一。这种业务体量上的差别,对净利润的增长或许产生了一定影响。
庄帅也表示,作为开放平台模式,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更轻,盈利结构更丰富,一直以来阿里的大部分时间盈利增长都较为可观。
不过,阿里巴巴仍存在多个业务的亏损问题。
莫岱青表示,目前只有淘天集团、云智能集团、菜鸟集团在盈利,其余板块如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本地生活集团以及大文娱集团均处于亏损状态。特别是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虽然收入同比增长29%,但亏损同比扩大657%,而且淘天集团作为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之一,其经调整EBIT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也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5%。
阿里巴巴财报显示,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经调整EBITA为亏损人民币29.05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人民币3.84亿元,本地生活亏损3.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