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9日
第A11版:高新产业

全国碳市场活跃度稳中有升

启动运行3年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超过4.6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近270亿元

  ▶ 本报记者 叶伟

  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3周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超过4.6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近270亿元。

  “全国碳市场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3年来,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显著,运行总体平稳有序,交易规模逐步扩大,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市场活力稳步提升,为全球碳市场机制创新贡献‘中国方案’。”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生态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所所长董战峰表示,未来还需要持续完善全国碳市场相关政策配套制度,进一步拓展参与行业和企业的范围,形成规模效应;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碳的定价机制,进一步提升碳市场活跃度,推动碳市场高质量发展。

  市场运行平稳  碳价稳步上升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2021年7月正式启动3年来,已顺利完成两个履约周期建设运行。全国碳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交易规模逐步扩大,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市场活力稳步提升。

  生态环境部最新发布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显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较第一个履约周期分别上涨47.01%和125.26%,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和大宗协议交易成交量分别上涨33.93%和49.73%。2024年上半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月均成交量达366.82万吨,同比上涨174.90%。

  同时,《报告》显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综合价格收盘价在50-82元/吨之间波动。2023年年底,综合价格收盘价为79.42元/吨,较开市首日开盘价上涨65.46%,较第一个履约周期收盘价上涨46.48%。2024年4月24日,综合价格收盘价首次突破100元/吨。

  “这组数据说明全国碳市场启动3年以来,碳价稳步有序上升,推动碳市场的碳定价功能逐步显现。”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表示,碳价是发挥碳市场功能的关键所在,通过为碳排放合理定价,激励实体低成本完成碳减排目标,促进碳市场的稳定运行和碳减排效率的提升,从而形成一个活跃、流动性强的市场。

  董战峰也表示,碳价是碳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关键,碳价的稳中有升无疑能促使市场内的火电企业提高节能减排意识,促进火电行业能效提升、能源结构调整。

  《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火电碳排放强度(单位火力发电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18年下降2.38%,电力碳排放强度(单位发电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相比2018年下降8.78%。

  “各类交易主体踊跃参与,截至目前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累计开户4582家。”北京绿色交易所董事长王乃祥说。

  完善顶层设计 健全制度体系

  全国碳市场的稳步发展离不开顶层设计的不断完善。

  2024年1月,国务院颁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制度,做到覆盖范围不留盲区、重点环节有的放矢、处罚手段有效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与生态环境部印发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其他配套制度共同形成了涵盖“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技术规范”的多层级制度体系。

  2024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CCER)正式启动。CCER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同构成了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

  王乃祥说,自愿碳市场可以有效引导绿色低碳投资,支持那些当下可能并不具备很强经济可行性或吸引力,但减排效果又非常明显的技术和项目发展。同时,自愿碳市场的参与主体非常广泛,能够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碳减排行动。

  “3年来,全国碳市场制度框架体系基本完成,法规保障得到加强,配套技术规范不断完善,为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夯实了基础。”董战峰说。

  吴琦表示,运行满3周年,全国碳市场符合政策和市场预期,一方面政策体制不断完善,为全面开展碳交易、实现“双碳”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市场化方式,激励排放实体低成本完成碳减排目标,为减排企业创造良好的低碳发展环境。

  扩大行业覆盖范围 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发电行业入手,启动上线交易以来,现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的40%以上,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市场。

  但是,碳市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全国碳市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制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覆盖行业、交易方式、主体和品种、市场活跃度、市场功能发挥等方面仍需发展和完善。

  对此,董战峰表示,全国碳市场交易主体扩容是全国碳市场持续优化完善的必经之路,进一步扩大碳市场参与行业和主体范围有助于提高市场交易活跃度、健全市场交易机制和实现碳价发现功能。

  根据生态环境部规划,将进一步优化制度框架,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尽快将钢铁、水泥、有色、石化、化工铝冶炼等重点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这些行业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的75%左右。

  董战峰表示,这种扩围不仅有助于更广泛地覆盖高排放行业,也能进一步推动这些行业的减排和绿色转型,激发全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此外,吴琦认为,为推动碳市场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发展碳金融,比如完善碳核算和绿色金融的相关标准体系,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丰富与碳排放权挂钩的金融产品及交易方式等;同时数据治理工作有待加强,解决碳减排的数据不真实、不准确、不完整、不及时等顽疾,实现碳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对碳排放进行有效追踪、盘查和核算,实现碳排放的可计算、可采集、可监测。

2024-07-29 启动运行3年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超过4.6亿吨,累计成交金额近270亿元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4730.html 1 全国碳市场活跃度稳中有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