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5日
第A12版:高新产业

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

  本报讯 (记者 于大勇)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培育车网融合互动新型产业生态,有力支撑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构建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发展目标方面,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初步建成,充电峰谷电价机制全面实施并持续优化,市场机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加大力度开展车网互动试点示范,力争参与试点示范的城市2025年全年充电电量6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私人充电桩充电电量8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式电化学储能资源的潜力通过试点示范得到初步验证。到2030年,我国车网互动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建成,市场机制更加完善,车网互动实现规模化应用,智能有序充电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成为电化学储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发布的解读中明确,推动车网融合互动主要有3个方面意义。一是有效提升配电网接入能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化发展。随着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发展,大量充换电设施建设对配电网接入能力造成较大挑战。《实施意见》对提升充换电设施互动水平、加快智能有序充电标准制定、科学核定智能有序充电设施接入容量等方面工作进行了部署,将有效促进智能有序充电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而大幅提升配电网对于大规模电动汽车和充换电设施的接入能力。

  二是激发新能源汽车的灵活性资源潜力,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新能源汽车作为可调节负荷和移动储能资源,对于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意义重大。通过完善需求响应和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探索参与现货市场、绿证交易、碳交易的实施路径,开展双向充放电综合示范,可以激发新能源汽车作为泛在灵活性资源的调节潜力,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三是促进产业链技术体系升级,推动车网互动商业模式创新。车网互动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电力系统等产业链多个环节,通过推进跨行业协同技术攻关、构建车网互动标准体系,可以促进车—桩—网技术产业体系转型升级,提高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聚合交易等市场环境构建和试点示范创建,可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积极投入高水平运营与商业模式创新。

  据悉,国家能源局将牵头开展车网互动试点示范工作。初步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鲁、川渝等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试点示范,力争2025年底前建成5个以上示范城市以及50个以上双向充放电示范项目。

2024-01-15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3058.html 1 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