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7月24日
第A12版:高新产业

2023年中国云生态产业成果发布

示范引领 推进云融技术应用落地

  ▶ 王查娜

  “云网融合带来了北京数字化的新飞跃,北京市目前算力规模超过了17亿flops,其中60%是云计算。”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姜广智近日在参加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云融技术创新引领论坛时表示。当前,云技术的创新、产品能力正在为千行百业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云端服务,围绕云的生态建设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已经成为支撑产业智能化和数字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支柱。

  云生态呈现七大趋势

  在此次云融论坛上,云联盟发布两部中国云生态产业著作成果——《2023年中国云生态蓝皮书》和《2023年中国云生态创新应用案例集》。通过《蓝皮书》梳理云生态行业发展趋势和脉络,通过《案例集》树立产业赛道典型案例标杆

  《蓝皮书》指出,2023年云生态产业宏观层面趋势发生改变,形成七大趋势:一是“数字中国”顶级规划出台,政策、技术和市场共同驱动下的数字化成为必选项,数字科技和云生态支撑千行百业;二是国资云提速发展,互联网云大厂调整业务战略,产品降价、冲击盈利并存;三是云服务向算力服务演进,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四是AIGC为云计算行业带来新的奇点,这是一个完全由新技术创新带来的行业新趋势和新机遇;五是云原生关键技术持续演进,混合多云使用场景下云成本优化也愈加重要;六是通用软件和SAAS下创新型企业的兼并购和出海态势加剧;七是制造业、金融业等引领传统行业数智化转型,国产替代为科技企业持续释放红利。

  同期发布的《案例集》汇集全国范围内200+典型实践案例,覆盖4大技术赛道、9大行业场景,有来自国家云、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头部企业代表,涉及IT基础设施、平台层关键技术、通用软件,以及垂直应用等领域的近百家知名企业主体。

  “云联盟作为深耕云产业十余年的生态建设者,希望通过《案例集》梳理业内优秀的技术、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应用模式、应用成效,树立业内标杆,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积淀中国云生态的产业成果,为更多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探索出可行方案和可靠路径。”云联盟秘书长龚梅说,未来,云联盟将继续紧跟产业发展趋势,针对行业需求点,链接政策层、技术层、数字层、应用层及产业层,共同推进云融技术的技术进步和应用落地,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打造新引擎。

  把握人工智能机遇

  从应用层面看,随着国内云计算技术生态发展的不断成熟,企业和政府上云步伐不断加快。据预测,2023年中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其中,中国政府和企业上云率将超过60%,全站自主可控计算平台将成为政府和大型企业的主流IT基础设施。

  通过对垂直行业的观察,《蓝皮书》发现各赛道的显著变化:得益于人工智能发展,金融数字化已成定局;工业数字化赛道并购整合成为长期趋势,行业发展由工具属性向平台属性拓展,大平台、小应用成为主要趋势;双碳数字化赛道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兴数字化技术赋能电力、工业等碳排放主要行业多种场景,数字孪生技术与元宇宙、仿真技术和XR技术将深度融合应用;医疗科技赛道云计算、大数据以及AI技术促进行业降本增效;在数字科技驱动下追求绿色化和智能化,车路云协同依旧是大势所趋。

  云作为数字经济的一项基础设施,是搭建数字经济体的金字塔底座。专家表示,算力正由终端计算等需求驱动的“被动式”发展,转向促进AI大模型训练、实现通用人工智能、超越经典计算等代表的“主动式”发展。

  为更好把握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机遇,姜广智在此次云融论坛上提出3点建议:一是面向人工智能的场景强化多元异构算力的供给能力,探索通用算力、智能算力、超算算力的统一输出,推动云服务进一步泛在化、标准化、普惠化。二是强化云衍生算力网络、算力调度等新一代云计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提升算力资源跨集群、跨区域的协调能力,助力东数西算战略,持续走深、走实。三是发挥云计算规模运营和供需匹配优势,引导老旧小散数据中心进行整合改造和升级,推动数据中心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以生态力量聚合企业

  云作为数字经济的“底座”,2023年云联盟持续扩充云生态,一批拥有创新实力的优秀企业加入到云联盟。网络安全企业长亭科技CMO王瑜认为,云环境需要原生化改造后的安全产品,这可分为四步:第一步,云安全架构要先行。云内的分层集约分布式架构,是天然解决云安全的最佳架构。第二步,注重安全工具的重要性,满足云弹性的属性。第三步,要有更加开放的生态,将安全的工具和云的融合实现自动化、工程化和透明化。第四步,持续运营,不断提升安全的能见度和控制力。

  此次《案例集》代表企业企商在线(北京)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AI算力与云服务能力中心总经理詹胜春表示,算力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科技竞争的新焦点。企商在线正依托一线城市特别是位于北京的稀缺数据中心和超算、智算中心,通过云和云网融合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比如基于行业属性的超算、智算、一体化服务平台等等。

  “无论技术、时代如何变化,优秀企业必须永远是紧跟用户的需求、紧跟客户的需求,不断创新迭代才能生存。即便是传统产业,也可历久弥新。”《案例集》代表企业东华云CTO、东华数字交通总裁万小昉表示,东华云是致力于打造公共、开放、协同、绿色的云计算应用服务平台,将借助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计算能力与规模效益,将云计算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服务。

2023-07-24 2023年中国云生态产业成果发布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51490.html 1 示范引领 推进云融技术应用落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