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19日
第A9版:创业孵化

我国海归群体发展呈现十大趋势

  2022年是首批官派留学生出洋150周年。150年来,中国留学史就是一部中国人的奋斗史及发展史。从留学潮到海归潮,从寻找拯救中国的道路到探索建设中国的方式,再到回答如何创新中国的命题,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国际人才良性循环现象,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全球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留学与海归已成为当代中国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

  ▶  本报记者  邓淑华

  记者在近日举行的《海归中国》发布暨百年海归潮研讨会上了解到,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改革开放以来,超过80%完成学业的留学人员已回国发展。越来越多海归拥抱中国机遇,投身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事业中。

  “过去100多年来,中国留学群体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海归中国》作者之一、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表示,“如今,在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海归群体发展正呈现十大趋势。”

  海归回流将呈平稳增长态势

  进入21世纪以来,除个别年份海归人数增长率低于出国留学人数增长率外,在大多年份里,海归人数增长率都高于或接近于出国留学人数增长率。

  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投资创业环境改善以及国家吸引海归的利好政策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预计中国留学人员的回流率将继续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创业仍是未来重点

  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日益完善的海归创业政策为广大留学人员回国发展铺平了道路,形成了对海归创业的联动支持,使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新一代海归的创业热情已被国内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双创政策的驱动点燃。巨大市场前景与创业政策环境的优化,成为海归创业的重要助推。追求个人价值、创造社会效应越来越成为成熟型海归携带技术及经验回国“归零”开始的核心驱动。

  海归就业进入“青铜时代”

  海归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一度是“高水平、高薪酬和国际化”的代名词。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自费留学比例的不断提高,留学人员已从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曾经光鲜亮丽的海外文凭也已经不再是就业的稳妥保障。

  在新的全球化时代,留学生和准留学生都需认真思考留学的意义:留学不是万能的,只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方式。

  本土企业、二线城市将吸引更多海归

  20世纪末21世纪初,海归就业曾主要集中在“三资”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中。时至今日,海归与外企间互为最优选的现象发生了改变: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应聘者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外企选择本土人才。同时,海归也不像以前那样热衷选择外企,中国本土企业将为海归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海归地理分布上,虽然目前多半的海归集中在京沪穗地区,但是成都、杭州、青岛、西安、南京、武汉等二线发达城市,由于经济发展快、房价等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人才政策有吸引力、环境舒适、基础设施齐备、文化多元且城市包容性强等因素,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归。

  海归进入“环流”时代

  目前,国际人才流动规律总体上呈现出人才外流、回流、环流、对流等阶段。环流即“海归再归海”,留学人员从母国前往留学目的国之后,回到母国发展,之后再次去往原来的留学目的国或去向第三国。这些现象正在中国显现。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当务之急是要继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开放的心态看待“海归再归海”现象。一方面,在全球化时代,这是跨国人才流动的正常现象;另一方面,要积极制定发挥海外留学人员“环流”作用的政策,激励他们继续为国服务。

  推动民主建设的步伐

  现代社会对政府管理与决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海归因其具有特殊的跨文化背景、先进的现代管理经验以及较强的法律意识等优势,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力量。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越来越多海归精英探索从科研迈向参政议政的道路,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许多官办或民营的重要研究机构,不仅充当了中国政府的智囊团,而且成为社会各个阶层的“外脑”,扮演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智库角色。

  带领中国企业“走出去”

  目前海归推动中国企业“出海”主要有3种方式:一是以企业创始人或者是职业经理人的身份,直接带领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二是帮助中国企业投资海外,满足中国企业海外发展的需要;三是通过法律服务、企业咨询服务等方式,参与中国企业跨国经营与并购业务,推动中国企业开疆拓土。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未来,海归更重要的使命是走出去,将中国的文化、思想带出去。海归具有全球化视野,并且掌握着国际化语言和文化,他们将在中国走出去与世界全方位接轨中发挥重要作用。

  推动高科技新兴产业发展

  高科技新兴产业是21世纪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重要阵地。近年来,海归创业者开创了高科技创业潮,他们在生命科学、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引领了行业发展,在缩短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继续发挥海归在国际化视野、国际化经验、国际化技术、国际化管理模式上的优势,以高科技新兴产业发展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提升国内学术研究水平

  海归群体在国家科技战略的确定与有效执行上做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领先世界的科研突破。海归专家学者为中国高校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世界最前沿的学科与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治学方法,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

  随着信息技术、基因技术、生物工程、航空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和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专业人才的缺口会越来越大,中国应充分利用几百万海外留学人员资源。

  推动中国与世界接轨

  相较外国人士,海归可以更深入地解码当下中国发生的故事;相较没有留学经验的本土人士,他们可以把这些中国故事用外国人熟悉的符号重新编码。许多外国人通过他们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许多中国人通过他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

  海归群体在推动国内外公共事务发展上发挥了智囊团与民间外交生力军的作用。越来越多海归正在以各种方式建言献策,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他们凭借通晓国际文化、国际资源丰富等优势,发挥着民间外交的重要作用。一些海归在国际组织中担任要职,很好地提升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

2022-09-19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8689.html 1 我国海归群体发展呈现十大趋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