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洋) 近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建材工业“十四五”发展实施意见》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加快绿色低碳建材产品发展和技术装备升级。同时,着眼于加快补短板、强化锻长板,着眼于产业基础的再造、高级化、现代化,全面提升行业创新投入力度和产品技术装备水平。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建材工业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也是建材工业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阶段。据悉,受工信部委托,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组织中国建材规划院等单位共同编制了《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以实现建材行业碳达峰目标为统领,以有效贯彻落实《“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为目标,紧紧围绕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提出了6个方面、24项具体任务,构建了“十四五”时期建材行业加快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体系和工作路径,将对建材行业、企业加快绿色低碳发展,组织开展转型升级相关工作提供具体指导。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建材工业形成与保障国民经济建设、满足人民高质量建材需求相适应的良性发展新格局。行业全面实现碳达峰,水泥等行业在2023年前率先达峰。水泥等主要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取得阶段性成果,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生产体系初步形成,生态宜业成为行业主流价值观。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阎晓峰表示,《意见》立足建材行业当前发展现状,着眼未来行业发展方向及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十四五”时期建材行业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体现出了谋大势、抓重点、促落实、可操作,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科学性。
据了解,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还同期发布了《建材产品使用说明书通用要求》和《建材产品追溯 追溯体系通用要求》两项基础通用标准。
阎晓峰表示,新发布的两项标准是从标准创新角度开展的,是有利于行业发展质量整体提升的、开创性的、填补国内行业空白的工作。通过标准的实施、应用,努力做到应用合理、安全可靠、健康放心、减少浪费,实现精准使用建材商品,并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促进建材产品的合理化使用和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不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建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