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03日
第A15版:产业热点

我国氮化镓产业链基本形成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本报讯 (记者 李洋) 全球氮化镓产业已申请专利16万多件,有效专利6万多件。其中,保护类型以发明专利为主,行业技术创新度比较高。

  近日,智慧芽旗下智慧芽创新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GaN)技术洞察报告》指出,在氮化镓产业领域,中美日技术实力较强,市场较热。其中,中国相关产业链基本形成,产业结构相对聚焦中游,相关企业纷纷入场。

  据悉,氮化镓(GaN)主要是指一种由人工合成的半导体材料,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 主要用于研制微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其应用范围广泛,作为支撑“新基建”建设的关键核心器件,其下游应用切中了 “新基建”中5G基站、特高压、新能源充电桩、城际高铁等主要领域。此外,氮化镓的高效电能转换特性,能够帮助实现光伏、风电(电能生产),直流特高压输电(电能传输),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源、机车牵引、消费电源(电能使用)等领域的电能高效转换,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当下,全球氮化镓技术及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相关器件快速发展。《报告》展示的氮化镓技术的日常应用场景中,丰田与日本名古屋大学合作开发“全氮化镓汽车”,且目前宝马也已加入氮化镓汽车应用这一阵营。与此同时,氮化镓快充走进日常生活,华为氮化镓快充充电器面市,拥有大功率、超级快充、轻巧便捷的特点,支持手机、平板、PC电脑等设备充电。

  从产业发展看,全球氮化镓产业规模有望爆发式增长。在氮化镓功率器件方面,受消费类电子、电信及数据通信、电动汽车应用的驱动,预计到2026年增长至11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0%。在氮化镓射频器件方面,预计到2026年增长至24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8%。

  从氮化镓领域全球技术布局看,中国、美国和日本为氮化镓技术热点布局的市场。其中,美国和日本起步较早,于20世纪70年代初,而中国起步虽晚,但后起发力强劲。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的氮化镓技术主要来源于日本。

  《报告》显示,全球氮化镓主要创新主体的龙头主要集中于日本。氮化镓产业国外重点企业包括日本住友,美国Cree,德国英飞凌,韩国LG、三星等,中国企业代表有晶元光电、三安光电、台积电、华灿光电等。但目前中国企业和国外企业相比,专利申请数量仍有一定差距。

  此外,智慧芽推出的氮化镓专利情报监控分析成果已落地形成IT平台系统,可实现日常更新、监控和查阅,确保分析结果持续为行业研发创新和知识产权情报管理发挥价值。

2022-01-03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5595.html 1 我国氮化镓产业链基本形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