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7日
第A3版:年终特稿

双创纵深推进 新发展孕育新动能

  ▶ 本报记者  邓淑华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新登记市场主体数量逆势增长,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智能制造业等硬科技、颠覆性技术支撑引领双创,科技双创生态不断优化,就业型创业蓬勃兴起,孵化载体推动高质量发展。

  完善双创生态体系

  支撑科创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有1.5亿户市场主体,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双创主体。为让这些经济大海中的一艘艘小船顺利远航,我国进一步完善双创生态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2021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提出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提升企业开办服务水平的通知》,有效破解企业开办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7月,我国制定出台的第一部整合了所有市场主体登记规范、管理规则的新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正式对外公布。

  2021年,各地把双创推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例如,吉林省政府印发《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再升级若干政策举措》;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创业江淮”行动计划(2021—2025年)》;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带动作用进一步促改革稳就业强动能任务清单》;常德高新区出台鼓励创新创业发展“十条措施”。

  截至目前,我国已培育212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511家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4万多家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支持30个城市开展“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培育支持200家实体开发区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型、专业资本集聚型等创新创业特色载体。

  2021年,全国“双创”活动周、“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等活动深入开展,颠覆性技术专业赛、大中小企业融通专业赛等行业赛与时俱进。我国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我国已培育认定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877家,超过4000家高校院所等单位的大型科研仪器向企业开放共享。

  坚持创业带动就业

  扶持就业型创业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二者既关系着群众安居乐业,也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

  2021年3月,国家发改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组织实施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的通知》。截至2021年8月底,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已累计创造就业机会240万个。

  创业是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就业。当双创步入纵深期,我国进一步扶持退伍军人创业、返乡入乡创业、大学生创业等就业型创业发展。

  为促进退役军人到企业、产业集聚的各类开发区实现稳定就业、投身双创实践,2021年1月,退役军人事务部等8部门印发《关于促进退役军人到开发区就业创业的意见》。3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依托现有各类园区加强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的意见》。10月,针对大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面临的融资难、经验少、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各地也积极行动,推动创业带动就业量质齐升。2021年以来,北京市加大创业服务力度,实施创业带动就业3年行动计划,通过提供资金、政策、人才等服务,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前三季度,江西省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0.97亿元,直接扶持个人创业6.65万人次,带动就业29.18万人次;前三季度,河北省创新创业服务104.9万人次,新发创业担保贷款12.64亿元,扶持创业0.54万人,带动就业1.46万人,河北省城镇新增就业80.7万人。

  孵化载体蓬勃发展

  科技双创活力持续释放

  2021年以来,由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等共同构成的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支撑体系,推动科技创新服务深度专业化、市场化、资本化。

  这一年,科技部火炬中心对我国第一个创业孵化服务国家标准——《科技企业孵化器服务规范》宣贯,《留学人员创业园建设和服务规范》2021年5月正式实施;各地孵化载体进一步探索投融资:国内首个“科创孵化板”正式开板、创业黑马与安徽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各地孵化载体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不断升级:新疆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云科税通”平台、西藏建设双创载体服务管理平台项目。

  这一年,针对特定企业和特定人群的双创孵化载体相继诞生:国内首个专精特新孵化基地亮相杭州梦想小镇、武汉首个瞪羚企业谷在岱家山科创城揭牌、深圳天九独角兽孵化加速体验中心正式开启、重庆江北嘴博士后创新创业园揭牌;推动创业与产业紧密结合的专业孵化器不断涌现:北京大兴机场综保区生物医药孵化器项目开工、“一带一路”环境技术转移与产业孵化器揭牌;港澳台双创孵化载体合作更紧密:香港科技园与香港科技大学首次在内地成立孵化基地、广东佛山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二期开园……

  2021年前三季度,1692家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帮助1263家创业团队及1007家初创企业获得投融资,总金额约80.8亿元。1093家国家级孵化器累计帮助在孵企业获得312.6亿元。提交统计的103家大学科技园科技成果转化总计3991件,其中依托高校的转化数量1900件,产生科技成果4925件,专利申请数4293件。

2021-12-27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25530.html 1 双创纵深推进 新发展孕育新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