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包括“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在内的第一批30项技术成果正式上架。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其中技术创新是关键因素和核心动力。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同意在浙江设立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的复函》,同意浙江以国家电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为主体,设立全国首个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
据了解,该交易中心聚焦我国低碳转型中的关键技术,开展绿色技术发布、咨询、洽谈和交易,引导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应用,规划在五年内,力争引导创建100个绿色技术创新引领工程、100个绿色产业集聚区、300个绿色技术示范基地,推动培育300个绿色技术创新龙头骨干企业,催生1000项以上绿色创新技术,转化推广2000项以上绿色创新技术,撬动万亿元绿色产业生态。到2030年,建成我国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示范样板。
浙江省发改委环资处四级调研员刘敏认为,成立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能更好引导绿色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应用,加快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培育壮大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增强我国在绿色技术领域的“造血”功能。
由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致力于攻克我国现存燃煤电厂改造等领域难题。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方梦祥说:“我国二氧化碳一年的排放量有100多亿吨,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所以,浙江大学开发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通过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我们就可以把大学开发的技术放到中心进行交易。大学作为技术创新的源头,如何能够跟企业结合,这个绿色技术的交易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氢电耦合智慧管控系统由软件平台和硬件设备组成,是国网浙江电力自主创新研发的氢电转换系统平台。国网浙江电科院专家章雷其说:“该系统能实现氢能与电网的高效互动、融合,从而改善电网运行弹性。希望通过上线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让更多能源和电力行业企业能够了解、运用这套系统,共同推动能源行业的低碳发展。”王丽玮
我国首个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
在杭州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