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8日
第A6版:访谈

姚劲波:聚焦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 本报记者 张伟

  “今年是我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的第四年,我提交了关于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规范长租房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企业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首席执行官姚劲波开门见山地向记者表示,准备向2021年两会提交3份书面建议,聚焦科技与民生的结合、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与“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生活服务业迅速发展。“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活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线下服务逐渐线上化,催生了以无接触服务等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数字化生活服务不仅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且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促进“六稳六保”、提振消费、保障民生的重要力量。

  “后疫情时期,线下服务将逐步恢复,线上服务等新业态仍将持续强势发展,并为我国服务业转型发展提供新动能。”在姚劲波看来,受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服务标准不统一等因素影响,我国生活服务业数字化水平仍相对较低,广大中小微企业转型意愿不足,平台企业缺乏集成式、低成本的数字产品服务。姚劲波建议从两个方面着力,加快推动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为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提供有力支撑。姚劲波建议,主管部门加快制定细分领域的专项行动方案,帮助企业对“互联网+生活服务业”的融合目标、路径及重要性加深认知,转变“不会转”“不敢转”的观念。

  针对中小企业难以承担长周期、大规模的数字化转型投入,姚劲波建议,有关部门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保障力度,对企业上云、购买数字化转型设备、服务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尤其针对中小微企业需提供专项补贴,有效降低转型成本。

  二是构建商业体系,鼓励平台企业投入研发数字化转型产品。姚劲波建议,有关部门为提供解决方案及服务的平台企业给予专项政策、资金支持,鼓励其向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服务,培训从业人员,夯实转型基础;引导平台企业对居民消费趋势精准定向,定期发布大数据分析报告,供政府及市场主体参考,持续优化供给结构;加强对平台企业的规范引导,扩大服务范围,提高产品质量,避免恶性竞争,促进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与庞大的市场需求相比,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数量仍相对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法律法规及政策缺位、企业获益形式不清晰、申报办学资质流程较长等,导致企业合作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为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姚劲波提出三方面的建议。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培训,鼓励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然而由于具体实施办法一直未出台,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协同性和可持续性。姚劲波建议,各地政府应立足实际,加快制定促进校企合作的详细方案,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权、责、利;持续健全校企合作协同及监督管理机制,规范职业教学过程中的标准、内容和考核办法,明确校企分工。

  第二,加大政策激励与补贴力度,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姚劲波建议,教育、发改、税务等主管部门出台配套政策,对举办、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企业以购买服务、税收减免等形式予以扶持;推行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任务式培养模式,鼓励学校与企业共建共享实训基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更好满足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鼓励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全国性平台企业申报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对已提出的“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进行制度明确,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第三,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缩短企业申报办学的审批流程。姚劲波建议,进一步完善线上线下服务平台,各省市主管部门建设市场化、专业化、开放共享的地方职业教育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汇聚区域和行业关于人才供需、项目研发等各类信息,向校企双方提供精准信息发布、检索、推荐等服务,以实现高效匹配;进一步提升线下服务水平,简化申报手续,缩短审批时长,为企业举办、参与职业教育提供更全面便捷的服务,有效提升校企合作的成功率和实效性。

  周云杰:推动关键医疗器械自主可控

  ▶ 本报记者 崔彩凤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健康意识的提升,我国医疗设备产业市场需求与日俱增,逐渐迈入黄金发展期。

  面对广阔的市场需求,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建议,进一步拓宽国产医疗器械的应用场景,推动关键医疗器械自主可控。

  在周云杰看来,拓宽国产医疗器械应用场景,不仅有助于中国制造在医疗器械领域形成品牌效应,同时有助于保障国民健康生物数据的安全,对“健康中国”战略有重大意义。

  周云杰介绍,2013年至今,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增速已明显超过药品市场增速,约为药品市场增速的2倍。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政策利好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正快速成长。

  数据显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目前占据了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近20%的份额,预计在人口老龄化、收入增长以及诊所和医院服务加强等关键驱动因素的推动下,这种增长趋势将持续保持。

  在市场需求日益扩大的背景下,我国发展医疗装备产业不仅追求量的提升,更加注重质的飞越。

  工业和信息化部此前发布的《医疗设备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中国品牌医疗装备品牌认可度、产品美誉度及国际影响力快速增强,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在医疗装备领域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到2025年,6-8家企业进入全球医疗器械行业50强。

  周云杰在调研中发现,国产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还存在有待改善的空间。如创新医疗器械招标采购目录缺失,医院对于国产医疗器械仍存顾虑;同时,进口医疗设备和国产医疗设备存在较大使用价格差异,对国产医疗器械的推广应用带来了阻力。

  对此,周云杰建议,应从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着手,提升医疗器械国产化的战略高度;继续支持国产医疗器械的研发和技术升级,掌握核心技术。同时,加快国产医疗器械上市的行政审批速度,缩短审批周期,并制定相应政策和监督机制保障执行落地。

  “国家应加速相关专项规划的实施,扩大国产医疗器械的应用推广。”周云杰表示,要进一步提升国产医疗器械认知度和认可度,促进国产优秀医疗器械进口替代的实现,实现对关键领域、关键部件的自主可控;继续大力支持国产医疗器械的研发和技术升级,尤其要聚焦技术含量高的高端医疗器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2021-03-08 1 1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41726.html 1 姚劲波:聚焦生活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