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1日
第A8版:关注

“链”“网”协同创新 促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 本报记者 李争粉报道

  今年4月21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范围,区块链被正式纳入其中。“区块链”产业如何有序发展,如何赋能实体经济?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众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区块链技术具备分布式、防篡改、高透明和可追溯的特性,无论是在金融领域还是实体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对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孔发龙提交的关于加大区块链自主核心技术创新力度的建议中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区块链相关企业已超过3万家,拥有区块链专利数量超过1200项,企业数量和专利数量均位居全球第一。

  各地纷纷出台政策

  促区块链产业发展

  “区块链技术被称为‘信任的机器’,这项颠覆性技术正在引领全球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全国政协委员、中关村智造大街董事长程静表示。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对于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影响越发重要,各国均开始加快布局区块链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赛迪区块链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区块链年度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82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共发布超过600项区块链相关政策,其中我国共发布267项,占全球总数的45%。此外,各部委和各地方也积极出台配套政策鼓励区块链产业的发展。

  今年4月,重庆市渝中区发布《重庆市区块链数字经济产业园发展促进办法(试行)》,大力推进区块链产业园招商落地,推动平台经济发展。

  日前,贵州省印发《关于加快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建设3-5个区块链开放创新平台及公共服务平台,打造2-3个区块链产业基地,引进培育100户以上成长型区块链企业,形成30个以上行业区块链应用解决方案。

  此外,湖南、云南、海南等地也密集出台区块链政策规划,促进区块链产业发展。

  “链”“网”融合大有可为

  “区块链技术最大的价值是解决了交易活动中互信问题,去中心化,让全流程信息数据不可篡改和不可撤销,可验证、可追溯、可追责,并且安全加密。”全国政协委员、泉州市政协副主席骆沙鸣表示,目前,我国区块链的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智能制造、互联网、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

  “产业区块链是未来国内区块链最大的落地方向。”程静表示,如何在航空、物流、金融、医疗等产业领域真正用区块链来实现产业的互联互通,这对中国未来的产业基础和产业优势有着重要的集成作用。

  在程静看来,工业互联网将成为未来“新基建”的主战场之一,而区块链与工业互联网的协同能够让工业互联网更加可信,其信息将拥有更大的价值。

  如何让工业互联网与区块链技术实现有机协同?程静表示:“我们应当鼓励企业将生产制造环节的监控、管理,以及必要的采购、销售等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全程串接;政府层面要大力支持全社会开展相关区块链平台的建设,促进大型企业、银行等市场主体对链上数据的采信;还要将零售智能终端设备与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平台对接。”

  对于当前区块链应用的现状,程静表示,由于区块链应用缺乏顶层设计,区块链在每个领域都形成了特有的区块链网络,进而形成了数据孤岛。在产业经济落地方面,需要经历构建底层架构并上链,区块链网络的产品化、平台化,才能真正迎来应用大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张云勇表示:“目前全球区块链产业处于发展初期,规模较小,可复制商业模式较少,应用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据预测,2019-2021年区块链技术将逐步推向落地应用,未来3年是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张云勇建议,正确认识和使用区块链,将区块链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IT技术深度融合,真正地释放创新活力,才能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06-01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18108.html 1 “链”“网”协同创新 促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