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罗晓燕) 12月5日,第三届新材料新工艺高峰会议在长沙举行。会议以“材艺双新 共享未来”为主题,以论坛+展览的形式,分别举行了“材料院长”“空天材料与技术”“环保材料与技术”“创新引智”及“新材料产业投资”等5个分论坛,为推动我国先进材料和工艺协同发展建言献策,携手助力相关产业集群式发展。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高红卫表示,航天科工始终将先进材料和工艺攻关作为长期创新和努力的方向,并紧密围绕航天科学与技术的重大发展需求,以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国际前沿技术布局等为导向,提升协同发展水平和产业化发展能力。未来,航天科工将本着“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融入国家规划,融入地方规划,以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和技术体系的突破创新为引领,进一步加大新材料新工艺领域的基础研究投入,携手各方共同为建设航天强国、制造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国瑛在大会主论坛上表示,当前,“互联网+”、材料基因工程、增材制造等新技术新模式蓬勃兴起,世界新材料新工艺创新步伐正在持续加快。我国新材料产业逐渐形成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重点,东北、中西部特色突出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航天科工将立足“南院北所N支撑”的产业结构,大力开展新材料新工艺研究与应用,广泛联合高校、企业、研究机构以协同发展打造先进的产业集群,共同构建新材料、新动能、新产业、新经济、新生活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圈。
随后,会上发布了湖南航天创融新材料产业投资基金和湖南省天惠科技融合投资基金。据悉,该基金将充分发挥湖南省新材料产业优势,借助央企及国家层面的高端资源,着力为优质企业赋能,同时,为培育更多新材料领域的优秀企业提供支撑。会上还举行了多项签约仪式,航天科工所属三院、航天三江、航天江南、湖南航天等单位将与北京玻璃钢研究院、中交海西投资有限公司、山东大学等企业和单位在增材制造、高性能隔热材料、树脂基复合材料等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在主论坛报告环节,湖南航天科技委主任、总工艺师段东北,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宁、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陈江华、英国巴斯大学教授查理斯·鲍文、航天科工研究员赵英民等分别作了大会主题报告,围绕清洁生产、复合材料、电镜技术发展、压电和热释电材料等前沿技术进展,以及气凝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议题作了精彩发言。
会议期间,现场搭设了新材料新工艺成果展览展示区,集中展示了国内30余家单位在新材料新工艺领域的创新成果。航天科工所属相关单位围绕互联网+平台建设与实施,功能复合材料、纳米材料、超材料、石墨烯、材料基因工程、增材制造、金属精密成形、在线检测等技术方向,集中展示了航天科工新材料新工艺领域的创新成果。此外,国内其他参展单位现场展示了吸波材料、导热材料、微纳米粉末等方面的创新成果。
据悉,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联合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支持,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长沙市政府主办,湖南航天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湘江新区管委会、中南大学、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等单位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