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争粉报道
12月5日,在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主办的2019年海淀区胚芽企业大会上。会上,240家海淀胚芽企业获得授牌。同时,胚芽计划服务平台再添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同方科技园有限公司、PNP等7家新成员,协同为海淀区胚芽企业的成长保驾护航。
据了解,2018年6月,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在“创新发展16条”的基础上发布《海淀区胚芽企业培育计划》,该培育计划旨在主动跟踪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并提供服务,降低企业发展成本,帮助企业顺利渡过“死亡谷”。自2018年6月发布以来,获得创业企业高度认可,继去年成功支持162家首批胚芽企业之后,今年又有240家企业脱颖而出,入围企业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业等十个领域。
胚芽企业再壮大
作为第二批入选的胚芽企业,北京一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袁进辉告诉记者,创业初期,企业的技术研发投入会很多,人才方面需求大,入选胚芽计划后希望可以在政策资金、人才留住方面得到支持。
据了解,北京一流科技有限公司以性能作为突破点,打造全球领先的深度学习框架。另外,入选胚芽企业的百瑞互联是全球三大蓝牙互联网平台之一,蓝牙技术的最佳开发者;阿丘机器人的核心团队则来自清华人工智能实验室,聚焦解决大量重复人眼和手工作业的场景。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服务体系建设处副处长刘钊表示,每一家企业都是熠熠闪光的创业新星,代表着海淀优质的创新力量。
据了解,《海淀区胚芽企业培育计划》主要遴选优秀初创企业,主动跟踪和提供服务,降低其发展成本。入选企业将在房租补贴、空间对接、融资等方面获得具体支持。中关村核心区对入选企业将按照年度房租费用50%的比例予以一次性支持,企业可获得不超过10万元的房租补贴。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将为入选企业提供创新贷、创业贷、专属结算通道和个人服务等金融服务。
胚芽服务到心到家
去年11月,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联合泰智会产业加速器、北京银行、中关村创业大街、北京企业技术中心创新服务联盟、翠湖科创平台、紫荆花科技孵化器、中关村领创空间等10余家创业服务机构组成海淀区胚芽企业服务平台,让胚芽企业找到组织,找到归属。
该平台以初创期科技企业为切入点,采取“政府搭台、机构唱戏、公益服务”的模式,探索提升营商环境的有效途径,持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帮助初创期科技企业顺利渡过“死亡谷”,进入快速成长阶段,进而长成参天大树。
一年以来,胚芽企业服务平台秉承着“服务到心、服务到家”的理念,对162家胚芽企业进行了专业培训、主题活动、渠道拓展、调研走访等一系列服务,共组织活动及培训近40场,胚芽企业专场活动11场,其中包含3场胚芽企业闭门路演专项会,5场胚芽企业专项培训会以及2场政策辅导会,并通过大数据等手段遴选出优质潜力企业40余家,形成近两万字的企业调研纪要,就政策、人才、资金、市场等方面搜集企业需求超90条,其中80%以上的需求得到响应。
今年,胚芽企业服务平台再添新成员,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创业服务中心、中关村核心区科技服务业发展促进会、同方科技园有限公司、北京即联即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PNP)、北京创客帮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北京赢家伟业科技孵化器股份有限公司、智创工坊(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新成员将协同为海淀区胚芽企业的成长保驾护航。
除了添加新成员外,胚芽服务进一步深耕加码。会上,中关村创业大街推出了胚芽企业“智·连”计划,助力胚芽企业成长,对接大企业产业资源与应用场景。
据中关村创业大街总经理聂丽霞介绍,胚芽企业“智·连”计划依托中关村融创企业开放创新促进会通过“智·连”计划,胚芽企业将有机会和大企业的战略、创新、业务、投资等部门进行直接接触,获得POC(概念验证)、联合研发、业务订单、项目投资等合作机会。并在活动现场发布了来自NTT、中信集团、法国电力、中钢集团等10家大企业的创新需求,涉及清洁氢能、智慧城市、能源管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多个前沿技术与具体应用场景。
“下一步,海淀园管委会将围绕创新型企业‘3×100’计划,积极发现挖掘‘未来之星’,形成胚芽培育计划与‘3×100’计划的有序衔接,建立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梯次培育机制,培育一批种子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领军企业,形成海淀壮大经济新动能、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刘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