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洋)利用太阳能为移动端设备充电,或许会成为未来3C(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类电子产品)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日,《时代》周刊公布2025年度最佳发明榜单,联想Yoga太阳能笔记本电脑(Yoga Solar PC)入选。这款创新设备凭借其突破性太阳能充电技术,为长期困扰笔记本电脑用户的“电池焦虑”问题提供了创新性解决办法。
早在今年3月举行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上,这款产品就已惊艳亮相,技术细节一曝光就引发行业热议。当前用户仍受限于墙壁插座的束缚,而联想Yoga太阳能笔记本电脑通过在上盖嵌入交叉背接触式光伏电池,即可高效收集室内外光线为设备充电。这款15毫米薄的笔记本电脑将24%的转换效率与一种“太阳能优先”算法相结合,该算法在存储多余电荷之前,可以实时为各项任务供电。在阳光下仅需20分钟,就能吸收并转换足够的太阳能,为设备提供长达一小时视频播放的电力。
记者从联想方面了解到,该设备通过 “交叉背接触电池” 技术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将安装支架和网格线巧妙地置于太阳能电池的背面,大幅度提升了电池的光吸收效率。此外,动态太阳能监测系统能够持续测量电池板的电流和电压,自动调整充电器设置,将收集到的太阳能优先传输到系统,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确保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效果,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即使光照条件不足,电池板依然能够持续发电,为设备在空闲时维持电池电量提供保障。
太阳能光伏技术正成为全球向清洁能源转型的核心动力。英国萨里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太阳能发电成本已创历史新低:在光照充足的国家,每度电的成本最低仅需0.02英镑,比煤炭、天然气乃至风能更为经济。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在光伏技术上的突破正加速行业变革。
在此背景下,业内人士表示,未来,“摆脱插座束缚”的移动计算,将真正走进更多人的日常,让科技既高效又环保。
除了这款可进行“光合作用”的太阳能笔记本电脑,3C全品类的太阳能化布局已全面展开。
此前有报道称,传音旗下品牌Infinix在2025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发布了全球首款应用京东方钙钛矿光伏技术的太阳能充电手机。据悉,该手机核心元件采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厚度较传统的硅太阳能电池更薄,且生产成本更低。同时,其充电效率也有所提升,最大充电功率可达 2W,在手机暂时不用的时候也可以随时补充电量。有趣的是,Infinix 提供了两种方案,除了后盖集成太阳能板的一体式型号外,还有采用外接的“太阳能保护壳”方案,可通过侧边触点与手机连接,支持与普通保护壳互换,兼顾日常使用与户外需求。
在可穿戴设备领域,太阳能技术也在实现突破。据了解,2024年7月23日,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一种可穿戴设备”专利获得授权。摘要显示,该申请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利用聚光件将光线汇聚于太阳能板,大大提高了光照射到太阳能板上的光线数量,提高了光的利用率;此外,可穿戴设备通过太阳能板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后为电池供电,以维持可穿戴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可穿戴设备的续航能力。
从笔记本到手机再到可穿戴设备,太阳能充电正重塑3C产品的使用逻辑。随着柔性太阳能电池、高效光伏材料的商业化推进,以及快充技术与储能系统的深度集成,叠加全球对绿色能源的推崇,3C设备“随时充电、随地使用”的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一个更环保、更自由的移动智能时代正在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