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罗晓燕)近日,四川天府新区“融聚天府,智启新程”立园满园行动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会上,四川天府新区未来低空经济创新中心揭牌成立;现场独家发布了《低空经济研究报告》。
据介绍,未来低空经济中心旨在探索低空经济商业模式和技术路线,拓展应用场景,普及相关知识,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未来低空经济创新中心理事会将为四川天府新区提供智库支持,吸引全球低空经济上下游企业落户,打造样板示范基地,输出低空经济“成都模式”。
未来低空经济创新中心理事长罗军在会上讲话指出,低空经济是一门系统性科学,是新基建、新商业、新经济的组合,其本质是城市空中交通经济,是国家立体交通和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低空经济需掌握底层逻辑与发展规律,制定顶层设计与路线图,并加快完善空中和地面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只有在飞行保障、行业标准和规则健全的前提下,低空经济产业化才能真正落地。
罗军认为,2027年和2030年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时间节点。2027年深圳、成都、上海、广州、苏州、南京、合肥等少数大城市可能基本完成空中与地面基础设施建设,将率先迎来低空物流和快递业务、空中的士业务的大范围推广,基本进入到低空经济时代。而2030年,我国主要省会城市和部分大中城市将基本进入到低空经济时代,打“飞的”以及飞行汽车进入家庭将常态化。
据了解,成都市聚集了中航、腾盾、傲视、纵横等工业级无人机整机企业,大公创博等无人机反制及配套企业,沃飞长空等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龙头企业,以及中国民航局二所、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等科研机构。同时,成都市及周边应用场景丰富,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