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于大勇) 近日,专业咨询机构毕马威中国发布《国资国企发展低空经济正当时》研究报告,系统性地梳理中国国资国企在低空经济中的核心优势与发展策略,并认为国资国企要在低空经济集群中发挥主导作用。
据了解,毕马威中国研究团队对超过170家低空经济相关上市企业进行分析后认为,国资国企上市公司规模较大、实力较强,表现出更强的增长韧性。
毕马威中国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中心主管合伙人乔漠表示,整体看,国资国企强调创新体系化建设,包括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推进高效率成果转化、建设高水平创新生态等。国资国企可以通过打造创新与服务平台,整体谋划域内低空空域资源开发、场景应用和产业布局,进一步强化产业链主导地位,加速新技术、新产品的孵化与转化应用。国资国企可以充分发挥产业基金的作用,比如提供融资支持,撬动社会资本、分担投入风险,通过基金平台获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对接创新资源、发掘市场机会等。
该研究报告认为,激发多元化消费潜能、促进低空产业创新发展,不仅是中国政策热点,更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应用场景不断丰富、生态体系日趋完善,低空经济正在从概念走向实践,成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针对国资国企的低空产业发展,该研究报告提出的建议为“4个要”:要从区域整体规划和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形成差异化发展优势;要在低空经济集群中发挥主导作用,有效推动创新聚能发展,力争成为“链主”型企业;要创新低空经济的应用场景,开展跨界合作,推出“爆点”应用;要发挥国资国企资源整合优势,争取国家示范试点,推动低空经济监管体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