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洋
近日,记者走进2025年服贸会金融专题展区,仿佛踏入一座金融科技“游乐园”。各大金融机构各显神通,将冰冷的数字转化为可触摸、可互动的鲜活体验,让观众在逛展中感受金融与科技碰撞的火花,也触摸到金融服务民生的温度。
在中国工商银行展区,具身智能机器人成了“明星讲解员”。它灵活穿梭于展台间,依托千亿元级金融大模型,用自然语言与观众交流,一会儿解答信贷政策,一会儿指引参观路线,不少观众举着手机跟拍,还时不时提问互动。旁边的公积金AI数字人客服更让人体会到便利——只需对着屏幕说出需求,就能办理退休提取、租房提取等业务,一旁的联名卡发卡机则实现“申请—制卡—激活”即时办结,刚体验过的市民李女士感慨:“以前办张卡要跑银行好几趟,现在几分钟就搞定,科技真是让金融变‘贴心’了。”
中国银行展区则聚焦“对外开放”,全国首款为境外来华人员打造的幂方卡成了焦点。工作人员现场演示如何用这张卡实现数币支付、连接通信网络甚至刷交通卡,覆盖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体验用户数据,让不少外籍观众驻足咨询。北京首创的“一点接全城”离境退税展台前,模拟购物退税的流程吸引了大批人体验,来自境外的参展商托马斯操作之后竖起大拇指:“这样的服务太方便了,以后来中国购物更省心。”
中国建设银行的绿色网点展示区,屏幕上实时跳动的能耗数据格外吸睛。作为全国首家获“碳减排证书”的金融机构网点,西二环支行通过物联网控制系统降低碳排放的实践,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绿色金融的力量。而“建行惠懂你”APP和“普惠超市Mall”则瞄准小微企业,企业负责人王女士在互动屏上选择企业画像后,个性化的贷款、理财方案立刻呈现:“以前觉得银行服务离小微企业远,现在才知道有这么多适配的产品,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除了这些“硬核”技术展区,趣味互动也让金融知识变得生动。交通银行的数字人民币盲盒机前排起长队,观众用数币支付参与满减活动,拆开盲盒拿到带有数字人民币专属形象的托特包、纸扇时,总能听到阵阵欢笑;中国人寿展区的“国寿健康大比拼”体感游戏前,大人小孩都跟着屏幕做动作,在运动中学习健康金融知识,AI拍照生成的主题冰箱贴,更是成了热门“打卡礼”;华夏银行的机器狗舞狮表演一开场,就吸引大批观众围拢,灵活的机器狗随着鼓点舞动,生动诠释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的活力。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的“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展台前,工作人员正给观众讲解如何为商业航天全产业链提供防范风险保障,模型展示让抽象的保险服务变得直观;网联清算的实时交易数据直播屏上,不断刷新的交易记录,让观众真切看到中国支付体系的高效运转,反诈宣传互动区的答题活动也让观众在趣味中提升了防诈意识。
从科技感满满的智能服务,到聚焦国家战略的特色展示,再到贴近民生的趣味互动,服贸会金融专题展区每一个展台都是金融创新的缩影。在这里,金融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融入生活的便捷服务,是助力发展的强劲动力,更让人们看到了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