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琴)9月11日,以“数智驱动包容发展”为主题的2025全球服务贸易企业家峰会(以下简称“峰会”)在北京举办。此次峰会由全球服务贸易联盟主办,聚焦人工智能对服务贸易发展影响和全球服务贸易包容发展的时代诉求,设置了开幕致辞、权威发布、成果发布、演讲交流和政策对话等多个环节。
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理事长姜增伟在致辞中指出,一方面数字技术强力赋能服务贸易,使世界服务贸易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数字鸿沟、贸易保护、供应链重构等又导致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与不均衡性加剧。此次峰会旨在通过交流合作、政策对话、成果发布等方式,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消除壁垒,共同探讨让发展中国家、中小微企业等各类群体,公平参与服务贸易、公正享有发展成果的解决方案,让世界服务贸易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权威发布环节,商务部发布了《支持北京市率先试行世贸组织<电子商务协定>工作方案》。这是商务部会同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共同制定印发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旨在推动2024年底世界贸易组织达成的首个全球性数字贸易规则《电子商务协定》成果在中国落地。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约翰娜·希尔特地发来视频致辞。
成果发布环节,全球服务贸易联盟发布了《全球服务贸易包容发展趋势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立足全球视角,全面梳理影响服务贸易包容发展存在的主要因素,建立服务贸易包容发展的评价体系,并在分析主要挑战的基础上,从政策、产业、促进与规则4个维度上提出针对性建议。会上,全球服务贸易联盟还对外宣布组建数字经济委员会和航空业委员会。
演讲交流环节,国际贸易中心(ITC)执行副主任多萝西·腾博在《全球服务贸易发展趋势与展望》主旨演讲中,探讨了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在中小企业发展及服务贸易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和作用,强调技术的广泛应用必须摒弃碎片化发展和孤立决策。来自全球多个国家的5位嘉宾分别发表演讲,分享了数智技术赋能行业发展的应用实践与前景展望,探讨了数智化促进服务贸易包容发展的方式与路径选择。
政策对话环节,6位嘉宾围绕服务贸易包容发展政策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为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及企业更好实现包容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