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01日
第A18版:生物医药

苏州高新区脑机接口技术取得新突破

  科研人员在进行测试。

  苏州高新区供图

  ▶  张伟敏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多家机构发力推进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和应用,脑机接口技术正以“科技赋能医疗”的清晰路径,逐步破解临床康复与诊疗中的痛点难题。

  全产业链技术攻关成效凸显

  近日,位于苏州高新区的科研院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四研究所苏州研发中心(以下简称“二一四所苏州研发中心”)发布信息,其利用脑控运动康复训练系统,促进了一名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恢复。

  该患者是一名16岁男孩,因突发性左侧脑出血,在苏州市立医院接受左脑开颅急救后,右手丧失了基本活动能力。

  二一四所苏州研发中心脑机接口与智能交互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脑控运动康复训练系统,对其开展基于“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的脑控手部运动康复增强训练。经过持续5周的训练,患者右手手部指关节和腕关节实现自主控制的小幅活动,进一步增强了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信心。

  二一四所苏州研发中心脑机接口团队医疗康复方向技术负责人范雪梅介绍说,脑控运动康复训练系统创新性地构建了“三分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采集运动神经区脑电信号,解析脑意图,并发送控制指令,驱动康复手机器人设备。该训练系统结合注意力评估机制,增强脑神经重塑效率,可以进行8种模式的手部精细神经末端关节康复训练,并一键生成脑地形图、脑电频谱图、时域图等脑状态在线分析报告,能够显著提升脑卒中等神经损伤类疾病患者手部运动,增强训练疗效。

  目前,该训练系统已在苏州市立医院开展多例患者临床试验,取得良好试验效果。

  多年来,二一四所苏州研发中心深入开展脑机接口传感电极、采集芯片、编解码算法、采集系统及应用验证等全产业链技术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其中,针对阿尔茨海默病,二一四所苏州研发中心研发了“认知障碍数字化诊疗系统”。该诊疗系统融合脑电神经电生理信号与步态行为功能指标,创新性地构建了“多模态融合的智能早期筛查与认知干预一体化平台”,有望突破传统量表检查主观性强、灵敏度不足及影像学检查成本高、可及性差等局限。该平台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开发出沉浸式认知训练系统,建立“早期筛查—智能干预—跟踪评估”一体化闭环诊疗流程,具有系统客观性强、检测便捷、成本可控等优势。

  多家机构推进技术研发应用

  脑机接口技术是前沿科技与医疗、人工智能等领域交叉融合的创新技术。近年来,苏州高新区多家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发力推进脑机接口技术研发和应用。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四研究所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产业链脑机接口链主单位和未来产业揭榜挂帅牵头单位,建有脑机接口与智能交互重点实验室,开展脑机接口电极、芯片、算法、采集系统、工业应用和医疗康复装备等关键技术研究、产品研发与场景应用。

  长三角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苏州大学、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四研究所成立“智能感知与脑机接口联合实验室”,开展视、听、触、嗅、姿态等智能传感器,以及脑信息解码、脑疲劳检测等领域研究。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基于表皮电子的高质量动态稳定脑机接口信号采集设备”课题,搭建了便携、高生物兼容性、高动态信号质量的脑电采集系统,入选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揭榜领题榜单。

  苏州国科康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编制的《可穿戴式脑机接口专用脑电采集分析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团体标准,成为中国首个可穿戴脑机接口产品标准,规范了“可穿戴式脑机接口专用脑电采集分析系统”的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未来,苏州高新区将加快推进脑机接口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持续拓展脑机接口技术应用场景,助力未来产业阔步发展。

2025-09-01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56224.html 1 <p>苏州高新区脑机接口技术取得新突破</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