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5日
第A17版:人工智能

AI面试官上岗尚需应对三大技术挑战

  ▶  本报记者 李洋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深度渗透,招聘专业机构正经历从“人工筛选”向“智能招聘”的转型。

  近日,自猎科技(宁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自猎科技”)运营的AI招聘平台自猎网推出AI Agent招聘求职产品及AI面试官,宣称通过L4级AI技术实现从岗位发布到录用的全流程自动化,并以“消除主观偏见”“提升效率”为核心卖点。另有消息称,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已在分支机构启用AI面试优化流程。

  AI招聘工具正在从概念化走向规模化应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AI面试官暴露出技术故障、提问与岗位脱节等问题,求职者反馈与AI沟通存在“尬聊”以及算法偏见、数据隐私安全等深层问题,引发业界对AI招聘伦理与公平性的讨论。

  AI面试官究竟是掀起传统招聘变革的“效率革命”,还是行业虚火中的“鸡肋”,其前景又如何?

  AI抢滩人力资源战场

  自猎科技创始人彭讲建以行业调研数据揭示传统招聘模式的局限:传统招聘中,企业人力资源(HR)部门平均需筛选1000份简历才能找到1名合适人选,每天耗费4个小时处理人才信息。

  自猎网介绍说,自猎AI面试官将每人面试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能消除面试中人为主观影响,且具备人性化交互能力,可实现语义深度理解和情感共鸣。

  这种对传统模式的突破,让“人与机器的博弈”悄然展开。

  “AI招聘的技术逻辑是基于去标识化+结构化评分+动态校准:剥离姓名、性别、地域等敏感信息后,通过BERT模型解析回答内容,提取知识储备、逻辑思维、抗压能力等12项胜任力指标,赋予权重生成雷达图。而多维评估的实现,依赖于语义分析、声纹情绪检测、微表情捕捉等技术。”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说。

  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重塑招聘行业的当下,AI面试官正以“效率革命者”的姿态加速渗透。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举例说,某大型银行分支机构启用AI面试后,简历筛选时间从平均15分钟/份缩短至3秒钟;某互联网大厂更是通过AI面试官实现“7×24小时”无间断面试,年处理候选人超10万名,人力成本降低40%。这种效率跃升源于AI对结构化数据的快速处理能力——通过自然语言处理解析简历关键词,结合岗位模型匹配度打分,同时利用语音识别与情感分析技术评估候选人表达能力,实现“千人千面”的初步筛选。

  壹通数字技术首席公关官罗富国表示,目前,AI面试已在金融、快消、呼叫中心、连锁零售等四大赛道先行落地,其核心推力来自3个方面:一是招聘预算缩减20%以上倒逼降本;二是岗位高度标准化、候选人量大,投资回报率(ROI)可量化;三是监管对合规审计留痕要求提高,数据化面试天然满足需求。

  “随着技术成熟与企业降本增效需求提升,市场规模有望快速扩张,成为招聘行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说。

  难以跨越“人情”鸿沟

  虽然AI招聘工具的使用势头渐起,但不少业界人士认为,尽管其可通过深度学习、情感计算等技术部分模拟“经验判断”与“人际敏感度”,但难以完全替代传统面试官。

  袁帅提到,传统招聘过程中,面试官可能因性别、年龄、学历等隐性因素产生偏见,而AI通过预设的评估维度如技能匹配度、问题解决能力、文化适应性等进行标准化打分,理论上可规避人为偏差,但要实现“多维度客观评估”,需应对三大技术挑战:一是构建覆盖硬技能与软技能的评估模型,如通过情境模拟题考察应变能力,通过案例分析题评估逻辑思维;二是确保训练数据的多样性,避免因数据集单一导致算法歧视;三是引入人机协同机制,如设置“异常结果复核”环节,当AI评分与候选人历史表现出现显著差异时,触发人工二次评估。

  这些技术挑战在实际应用中已显现端倪。通信专业研究生张伟(化名)的经历颇具代表性:他申报某互联网公司技术支持岗位时,初筛采用AI视频面试系统,尽管按流程完成所有问答,却收到了未通过通知。事后分析发现,语音中的轻微地方口音影响了表达分,加上表情紧张被判定为“不够自信”,系统未给出任何解释也未提供复试机会。“我已经尽力表达了自己,难道不是标准答案就没有机会了吗?”他的困惑道出了AI评估的机械性局限。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市场岗位候选人王芳(化名)的经历:在真人HR面试中,她开场略显紧张,但讲到实习期间带团队完成市场活动时,语气逐渐坚定,情绪饱满。HR捕捉到她的闪光点并主动引导其进行深入讲述,最终获得成功。HR评价:“她的经验虽然不多,但她的表达透露出真正的责任感与热情,这是AI看不到的。”

  有望走向人机协同

  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HR主管对记者表示,HR+AI面试官的核心效率优势体现在处理并发量、缩短招聘周期、降低招聘成本、提升评估深度上,但在复杂人格评估、文化特异性识别、语气或表情识别等方面仍存在较多难点。“AI面试官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HR。”

  这位HR主管认为,在未来招聘流程中,AI面试官与传统HR有望走向协同。具体而言,AI可负责简历初筛、结构化面试评估及高频率重复任务;HR则在价值观评估、文化认同、岗位与薪酬谈判、识别战略性人才或其他特殊人才等方面继续发挥优势。

  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AI+招聘”的深度融合并非简单的技术替代,而是人机协同的新范式,它或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招聘行业的新基建,在效率与温度之间寻找更精准的平衡。

2025-08-25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55867.html 1 <p>AI面试官上岗尚需应对三大技术挑战</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