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孙立彬
8月1日,美团、饿了么、京东先后发布声明,呼吁抵制无序竞争。此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于7月18日发布消息称已对外卖平台开展行政约谈,要求外卖平台企业理性竞争。上述三大平台的声明,被业内看作是对监管部门约谈的回应。
“补贴大战”熄火
美团在其发布的《繁荣行业生态 抵制无序竞争》声明中表示:近日,外卖平台补贴引发社会高度关注,美团对此高度重视,将坚决规范促销行为,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推动建立公平有序行业秩序,促进各方互利共赢。承诺从自身做起,并积极呼吁行业共同构建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饿了么在题为《持续提升服务 推动良性竞争 激发消费烟火气》的声明中称,为了更好地助力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的结合,更持续地推进技术升级与商业创新,构筑公平透明、各方共赢的机制,在有关部门指导下,承诺将进一步重点做好4项工作,包括从消费者和商家需求出发,合理规划发放补贴;坚决抵制恶性竞争;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合作促进生态共赢。
京东在其微信公众号“京东黑板报”上以《践行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 共建外卖行业健康生态》为题发布声明表示,近期,外卖行业补贴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不少行业协会、商家发声,希望停止“0元购”等“内卷”式补贴促销行为,构建良好行业生态,实现多方互利共赢良性发展,并承诺规范补贴行为;抵制恶性竞争;提升服务质量;促进互利共赢。
在外卖补贴大战打得如火如荼之时,三大平台突然集体进行自我约束,原因耐人寻味。
就在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良性竞争一定程度上能为消费者带来价格优惠和消费福利;然而,竞争也是有规律、有底线的,如果过了头、越了界,引发低价无序竞争,出现质量下降、服务缩水、侵权假冒等现象,将会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拖累企业自身发展,让整个行业陷入低效甚至无益的“内卷”式竞争。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王小毅认为,补贴大战与反“内卷”存在明显矛盾,过度聚焦低价竞争,会导致资源集中于流量争夺而非服务升级,挤压商家利润空间,也可能忽视骑手权益保障,与“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导向相悖。
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表示,在反“内卷”背景下,国家监管部门对巨额补贴争夺市场份额行为的态度很明确。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已经约谈了三大平台,明确要求避免“以补贴扭曲竞争秩序”,自查价格是否低于合理成本,如果持续违规,可能会按《反垄断法》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条款处罚,最高可罚没年收入的 1%-10%,这个力度是很大的。
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再次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3家平台企业,要求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陈礼腾表示,美团、淘宝、饿了么、京东等平台联合抵制恶性竞争的声明,既是对外卖行业无序补贴现状的回应,也是对政策监管压力的主动调整。
未来走向如何
董毅智认为,互联网平台的竞争不该是“资本消耗战”,而应该是“合规效能战”。监管不是为了抑制创新,而是引导行业形成“降本增效→体验升级→商业正循环”的健康模式,行业从“零和博弈”走向“商业向善”的可持续发展,真正成为零售业效率革命的标杆。
从三大平台的声明看,如果真的能够按照承诺进行竞争,那么整个行业将从“比补贴”转变到“比品质”和“比服务”的理性竞争轨道。但真的能够认真做到吗?
陈礼腾表示,在具体执行层面或许面临挑战:首先,成本边界模糊,“低于成本价”的认定标准未统一,平台可能利用跨业务补贴规避监管。此外,“变相强制”风险已存,即使明面禁止强制,但算法推荐规则和流量分配机制仍可能隐性地迫使商家降价。
中国广告协会学术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此次各家声明反映出中国平台经济开始反思并试图摆脱“内卷”,其成功与否将决定未来几年的行业格局。反“内卷”并非反对竞争,而是反对将竞争能量过度消耗在互相倾轧的低水平重复上。
曹磊认为,从行业趋势看,未来即时零售市场向3个方向发展:一是技术驱动替代资本消耗,平台将加大AI算法、智能调度等技术投入,提升履约效率;二是供应链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平台将通过数据共享、资源协同等方式优化供应链管理;三是监管框架下的行业进化,平台将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商家利润、完善骑手福利等方面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