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琴
7月24-25日,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2025年北京会议“中医药体验区”,集中展示了一批中医现代化成果。
在依脉人工智能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中依脉”)展区,多款智慧中医产品吸引众多参观者体验。
其中一款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仪,将中医问诊、脉诊、舌诊、面诊系统整合于一体,可自动辨识人体体质,智能判断五态人格类型,分析舌、面、脉信息,完成病例信息诊断及结果分析。
天中依脉渠道经理赵北告诉记者,该款仪器基于人体“心理+生理”全方位多维度快速诊断,给予经典处方建议和合理的养生指导,形成现代化中医特色诊断新体验,主要应用于中医辨证分型、中医体检、科学辅助医师开方等方面。
在中科尚易健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展区,一款数字中医循经调理机器人吸引参观者排队体验。
该企业展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款产品是中医行业首个“AI+中医”治疗类创新医疗器械,产品主要基于中医经络治疗原理,利用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AI)视觉系统,能够在1秒钟完成全身经络路径的规划提取。双臂机器人持多物理调理头,采用高速激振、恒温热场和磁疗技术对调理经络部位循经运行,调控人体机能。
此外,该机器人所搭载的中医循经治疗系统集成柔性机器人、AI视觉、智能感知、人机接口、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实现传统中医手法治疗与AI相结合的手+眼+脑“一体化”。
在中医药体验区北京同仁堂展区,工作人员向参观者展示了同仁堂安宫牛黄丸传统制作技艺。
首先是“打条”,一根药条75克,工作人员搓出25个药丸;随后,工作人员将两块“搓板”慢慢合拢并压紧,药条慢慢转动并逐渐加速;最后推捻,一颗颗圆整均匀、色泽一致的药丸从搓板中滚落,个个都是3克重,分毫不差。
该展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4年,“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工艺极其精细,主要包括制剂、研配、合坨、制丸、裹金、包玻璃纸等。
除以上展品外,中医药体验区还展出了中医药品、中医文创类产品,凸显了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及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