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绪言 苏恩孟 吴丛
“党建+网格”以“微服务”撬动基层“大治理”,“党建+阵地”铺就群众生活幸福路……近年来,济宁高新区持续深化党建引领,不断探索创新为民服务新路径,让党组织真正成为听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幸福港湾。
做实做优网格党建
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小区健身器材坏了该谁修?”“公共充电桩放哪儿更合理?”近日,在济宁高新区接庄街道龙城一号小区活动室内,一场关乎民生的讨论在这里展开。
今年以来,接庄街道以党建为引领,依托“说七说八”网格议事平台,引导居民从基层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每月,居民代表、物业人员共同参与“说七说八”网格议事会,将问题、难题逐一摆上台面。网格员对问题逐一记录,坚持能办即办、能答即答,精准了解居民所思、所想、所盼。
网格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近年来,济宁高新区持续做优网格党建,以“小网格”融入“微服务”撬动“大治理”,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效路径。
济宁高新区根据城乡人员规模和区域特点,以居民小组、住宅小区为单元,在城市社区科学划分基础网格231个,设置微网格1226个,积极推行党支部建在网格(小区)上,全区组建网格(小区)党支部121个,成立楼栋党小组265个,配备网格党建指导员466人,推动121个网格(小区)党支部全部实体化运行,构建起“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网格治理体系,实现网格党建工作全覆盖;深化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推动900余名在职党员下沉网格担任联络员,根据个人特长、职业优势等开展服务,领办实施社区“微幸福”项目,指导市场监管、应急、消防等16个职能部门和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5类8个民生服务单位,按照一人多格原则配齐配强各部门单位专业网格员1104人、“三官一律”(警官、法官、检察官,律师)75人,先后开展各类服务活动128次,为群众解决切身难题1500余个;搭建议事平台,创新推行“楼长夜话”“民声七点办”等共商共治品牌,健全常态化议事说事机制,由网格(小区)党支部发起,联合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居民代表等共同组成协商议事会,听取居民提出的各项问题和建议,商讨解决社区物业投诉、网格治理等热点难点问题380余个。
小阵地激发大能量
密织民生服务幸福网
党群服务中心是联系和服务党员群众的重要阵地。在济宁高新区洸河街道三郭社区,新投入使用的党群服务中心设施齐全,不仅设有志愿服务和为民服务平台,还创新性地设置了“三郭唱吧”,这一新设施迅速成为社区居民的心头好。“自从大厅改造以后,我就经常约朋友们来这里唱歌,排练演出。”社区居民赵明华说。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洸河街道深入挖掘各社区特色,因地制宜地打造党群服务精品阵地;先后完成黄庄、三郭、东闸、香堤4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书城宿舍、财政局宿舍等15处小区红帆驿站的提升改造。
在济宁高新区柳行街道,每月11日的集体生日会,已成为老人们最温暖的期待。
柳行街道依托“党派我来解民忧”党建品牌赋能基层养老服务资源,通过阵地升级、资源聚合、服务创新三维发力,让养老服务既有温度又有质感。
柳行街道对街道幸福邻里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13个组织阵地进行适老化改造,全面新建、升级老年食堂3处、日间照料中心4处;探索建立“党建引领+网格服务+红色合伙人”制度,组建起152支志愿服务队和60余个“红色合伙人”,聚焦老年人需求,常态化开展上门问诊、帮办代办等志愿服务活动。针对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柳行街道党群夜校开设“老年学堂”,今年新开设的声乐班、太极拳班、书法班已服务超过600人次。
从“三郭唱吧”、党群夜校、集体生日会,到志愿服务、义医义诊、帮办代办……济宁高新区各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服务项目日益增多,服务人群覆盖更广,不仅彰显了党群服务中心不断贴近群众需求的坚定决心,也体现了济宁高新区在深化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上的不懈努力。
党建兴则发展兴,党建强则发展强。如今的济宁高新区,党建引领已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产业发展活力四射,基层治理有序高效,民生幸福不断增强,正以昂扬姿态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