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于大勇)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强化汽车标准体系顶层设计、优化完善重点标准体系建设、前瞻布局前沿领域标准研究,推动制定及发布车用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电动汽车换电等标准子体系,启动数据治理及应用等新领域标准体系建设,超前开展飞行汽车等新业态标准化需求研究。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相较于2024年汽车标准化工作,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有新看点。一方面,持续优化标准体系,加快“双碳”相关标准落地,推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通用系统标准发展。另一方面,紧扣汽车从机械产品向移动智能终端转变的趋势,健全智能网联汽车、芯片等标准,助力人工智能、固态电池等技术迭代,推动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优化完善重点标准体系建设,《工作要点》明确,持续加强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统筹规划,提升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实施预期。健全完善并落实智能网联汽车、汽车芯片等重点领域标准体系,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加快汽车“双碳”标准体系落地,推动汽车整车通用、系统部件等标准体系迭代更新。
在强化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供给方面,《工作要点》提出,推动自动驾驶设计运行条件、自动泊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等标准批准发布及实施,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构建自动驾驶系统安全基线。加快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修订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标准,推动倒车辅助等标准研制,提升驾驶辅助产品安全水平。加快基于LTE-V2X直连通信的车载信息交互系统标准宣贯实施,推进列队跟驰、数字钥匙、网联信息辅助等标准制定,促进网联功能加速应用。推动信息安全工程等标准发布实施,加快推进汽车密码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完成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汽车安全漏洞分类分级标准审查,加快重要数据识别标准研制,提升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推进智能座舱功能评价、交互安全、生物滞留监测等标准研制,完善智能座舱和人机交互标准体系,开展车用人工智能标准预研,引领新技术融合应用。
为加快汽车芯片标准制修订,《工作要点》提出,加快汽车芯片环境及可靠性通用规范、信息安全、一致性检验等标准制定,完善汽车芯片基础评价方法。推动安全芯片、电动汽车用功率驱动芯片等标准发布实施,完成智能座舱计算芯片、卫星定位芯片、红外热成像芯片、底盘控制芯片等标准审查报批,加快推进控制芯片、传感芯片、通信芯片、存储芯片等产品标准研制,满足汽车芯片产品选型匹配应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