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争粉
当旅行者将拍摄的雪山星空同步到云相册时,当智能家居摄像头通过云端向千里外的手机传输画面时,在数据流动的每一毫秒,或发生或暗藏着一场攻防战。
攻击者用AI生成足以乱真的钓鱼邮件,利用大模型漏洞窃取医疗数据;防守者则训练AI成为“鉴谎师”,给算法穿上“防弹衣”——这场发生在数字世界的“猫鼠游戏”,正因云安全技术的革新,悄然改写胜负天平。
“黑客利用AI批量生成钓鱼邮件,我们就用AI识别并防御其带来的风险。”天融信科技集团副总裁李玮近日接受采访时,向记者展示了一封几近完美的伪造邮件:措辞严谨的采购需求、格式规范的合同附件,甚至发件人邮箱前缀都与某三甲医院的真实合作方仅差一个字符。但在天融信的“天问大模型+钓鱼识别小模型”双引擎下,智能系统仅用2秒钟即拆解出邮件中的多重破绽,拦截含木马的“医疗设备采购清单”,避免了电子病历数据泄露。
“现在云上的应用都在做智能化改造,对云环境不仅要考虑云上的安全风险,同时也需要考虑大模型引入所带来的新安全风险。”李玮说。
据了解,目前,天融信基于自主研发的“天问大模型”安全中枢,构建了“大模型研判+小模型检测”智能架构,成功实现了威胁检测能力跃升、策略响应效率质变、安全运营成本降低等多项技术难题的破解。例如钓鱼邮件识别准确率提升至96%,较传统规则引擎效率提升5倍;AI驱动的微隔离策略生成,将云环境安全策略配置时间从8小时缩短至15分钟,策略验证周期压缩70%;通过自动化威胁处置闭环,企业安全运营人力成本减少60%,威胁平均响应时间降至2分钟。
技术突破正在转化为守护数字世界的坚实盾牌。
“天融信智算一体机内生安全防护系统,可集成容器安全、API防护等8类安全能力,实现大模型从数据集清洗到推理服务的全链路防护;大模型安全防护网关能够有效应对提示词注入、模型滥用等风险,覆盖站点安全、API调用安全及合规管理等场景,项目中累计拦截提示词注入攻击5万+次,防护API调用超100万次。”李玮介绍道。
目前,天融信云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已深入政府部门、医疗、能源等八大领域,为1500余家政企客户筑起安全防线,在数字经济高速公路上架设起AI哨岗。
“当黑客按下回车键时,我们的AI已经预演了多种可能的攻防路径,并自动生成防御方案。”李玮用比喻揭示了一个事实:在云端安全的新纪元,人类与AI共同编写的算法正成为数字文明最坚固的基座,守护每一位公民的“云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