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4日
第A6版:高新园区

咸阳高新区创新打造产学研用共同体

  ▼  杨乐乐

  “开年以来,我们的新订单金额已经达到600万元。”谈到今年的打算,咸阳赛亚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鲁涛信心满满,“今年我们将对生产基地进行产业优化,进一步开拓市场,以科技创新保持企业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领先。”

  这家入驻咸阳高新区仅3年的企业,凭借AI技术革新实现“三级跳”,现已成为陕西省级高新技术标杆。其快速成长轨迹正是咸阳高新区打造“产学研用”创新共同体的生动缩影。鲁涛说:“咸阳高新区主动对接我们,不断满足企业技改需求,通过构建更加包容的创新生态,赋能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

  “想改不会、要改太贵”,是不少传统工业企业数字化的难点。聚焦制造业数智化升级,咸阳高新区构建分层服务体系,为115家规模以上企业定制“智改数转网联”方案,面向中小微企业搭建“一平台五中心”共享系统。杜克普、生益科技、咸阳医药工业集团……一批数字化智慧工厂示范项目的建设,推动传统产业降本增效。

  今年,咸阳高新区推出DeepSeek本地化大模型服务。陕西华泰厨具接入AI排产后将年省200万元返工成本,库存周转提升35%。截至目前,园区已有60余家企业申请接入“AI高小新”DeepSeek大模型。

  咸阳高新区着力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形成“高校+实验室+孵化器”矩阵布局。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陕西氢能质量技术创新园、咸阳市镁基新材料概念验证中心,西安交大创新港咸阳新区已经落户这里。目前,双创载体累计12家,总面积达210万㎡,培育“科学家+工程师”团队21支,在孵企业突破350家,累计毕业企业102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引聚高端人才,300余名博士与5位外籍专家构筑智力高地。针对重点企业技术改造痛点,咸阳高新区建立快速响应机制,通过智能审批系统压缩关键项目落地周期,搭建共性技术共享平台,助力传统制造环节实现数字化渗透,在精密加工领域推动工艺参数优化系统部署。

  随着“产学研用”各环节的深度咬合,咸阳高新区创新生态逐渐成形,聚集各类企业1.2万家,中医药与电子显示两大产业集群获评陕西省级创新聚集区,先后获批西部地区唯一的国家级显示器件产业园、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高端橡胶)基地、国家火炬咸阳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

2025-04-14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48947.html 1 <p>咸阳高新区创新打造产学研用共同体</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