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4日
第A23版:新文旅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投资热度不减

  本报讯  近日,在“中国旅游研究院年度标志性成果发布会”上,《中国旅游景区度假区发展报告(2024-202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对外发布。《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数量已达85家,加上600多家省级旅游度假区和重点旅游城市的度假项目,以及粤港澳、长三角、京津冀、川渝、关中、中原、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环城、环湖、环山度假带,基本满足了广大居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时长的度假需求。

  《报告》称,2024年是文化和旅游市场快速恢复发展的巩固期、强化期,受政策、供给、宣传等多种利好因素影响,城乡居民出游意愿高涨,旅游市场活力迸发,假日消费持续升温,文旅融合蓬勃发展,服务供给提质升级。2025年旅游经济总体预期更为乐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报告》显示,在旅游度假区投资建设方面,投融资规模持续扩容,但投资更加理性,旅游景区度假区投资倾向“精而美”;投资对象不够广泛,资本更多流向头部优质资源;投资向“交通食宿、特色文旅项目、旅游信息化”集中。

  此外,更加注重旅游景区度假区的文化内涵建设,通过旅游演艺、情景表演、游戏互动、沉浸式体验等方式,增强游客的认同感和记忆点;注重产品的细节和人性化设计,强调营造舒适、便捷、安全的度假环境,开发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游客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需求。

  同时,区域布局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除了热门旅游城市和地区资源,一些具有特色资源但尚未充分开发的区域将受到更多关注,以实现旅游市场的均衡发展。投资倾向于具有交通便利性、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以保障景区度假区的可达性和吸引力。

  《报告》显示,合作与协同发展成为趋势。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之间合作加强,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旅游度假区项目;重视与当地政府、社区等密切合作,充分考虑当地利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多赢局面。

  近年来,景区度假区提升夜间经济活力。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正在导入更多的夜间休闲项目,博物馆、美术馆、电影院、戏剧场等公共文化空间延长闭馆时间。无论是历史文化街区、商业综合体、夜间市集等重点商业场景,还是街道、广场、公园等主要公共空间,都在有意识地融合文化、科技、时尚和娱乐元素,持续推进夜间场景迭代和产品创新。

  《报告》强调,冰雪经济产业链正在持续延伸,冰雪旅游生态圈不断拓展。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冰雪旅游课题组的调查,冰雪旅游已经成为城乡居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冰雪旅游形成了“南展西扩东进”发展新格局,推动“冷资源”成为“热经济”,成为扩内需、促消费的重点领域。调查发现,我国已经形成15个大类冰雪装备器材产品体系,涵盖了从竞技竞赛到旅游休闲项目的场地建设、造雪制冰设备、配套器材、个人装备的研发制造和维修保养的全产业链。

  在上市公司方面,投资模式上由“文旅+”向“+文旅”转变,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例如“农业+文旅”“体育+文旅”等,创造更多新的消费场景和业态。未来,上市公司将会更加注重轻资产运营模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益最大化。孙立彬

2025-04-14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48935.html 1 <p>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投资热度不减</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