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茶上市时节,一种沉浸式“春茶游”逐渐受到游客青睐。一方面,春季茶园风光独特,游客可感受万物复苏的生机;另一方面,采茶、制茶、品茶等环节让游客深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与技艺,可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自然与人文的双重体验让以茶为媒的新旅游形式激发出了农文旅相融合的发展新活力。
“茶文旅”融合潜力可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个性化、深度体验旅游产品的需求愈发强烈,“茶文旅”融合的市场潜力可观。
携程平台上,目前,浙江安吉、四川蒙顶山、安徽黄山等地的茶旅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该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类茶旅产品不仅覆盖传统茶产区,还通过“茶+非遗”“茶+亲子”“茶+户外”等创新形式延伸消费场景,充分体现了市场对茶文化深度体验的旺盛需求。
携程本身也在持续挖掘茶文化内涵,推动“茶文旅”成为差异化竞争的新赛道。目前该平台上的春茶游产品主要覆盖茶园观光与研学、制茶体验、茶文化主题活动等体验形式,例如名茶产区的一日游;茶道表演、茶宴餐饮、茶山民宿等“茶+”场景;“茶山徒步+摄影”“茶园瑜伽”等项目。
途牛旅游网也表示,春茶游作为春季限定的赏春活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目前途牛旅游网的春茶游主要在春季踏青线路或自由行套餐里增加春季采茶或挖笋的体验。例如途牛推出的“福建武夷山-九曲溪3日游”跟团游产品,就是包含“采茶制茶+国风汉服体验+品茗”的深度体验,浙江安吉及杭州的酒店连住套餐包含采春茶或挖笋体验。
闻旅创始人兼CEO周海涛表示,作为与中国传统茶文化相结合的主题游,“茶文旅”具备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已经从小众爱好变为了大众休闲旅游的一项重要体验。游客对于茶主题旅游的需求也从单一观光转向深度参与,如采茶、制茶、茶艺学习等互动项目成为核心卖点。茶主题还能成为茶产地发展特色旅游的重要依托,作为吸引游客的流量入口,发展完整的观光体验与销售结合的产业链,深度融合吃住游购娱等要素挖掘细分业态等,市场空间巨大。
“春茶游是时令体验,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沉浸式感受自然体验、放松身心的绝佳机会。特别是对于爱茶的人,春茶游不仅能够满足愉悦身心的旅游目的,还能在行程中品好茶、买好茶,体验有关采茶、制茶的非遗技艺等等,都是吸引游客的地方。特别是随着茶文化逐步年轻化,有关茶主题的体验也变得越来越创新、多元,比如茶艺研学、茶主题住宿、茶园中的汉服旅拍、茶山音乐会等等,都让茶文化体验变得更加有趣、深度和生动。”周海涛说。
仍有改善和挖掘空间
从用户画像来看,有数据显示,18-30岁的年轻消费群体占整体消费群体的30%,他们更注重生活品质和个人健康,对新茶饮、茶饮料或包装时尚的茶叶品牌感兴趣;年龄段在31-50岁的人群是茶消费的主流消费群体,占比为45%,他们对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有更高要求,倾向于购买高品质的名优茶。51岁以上的中老年群体,他们都是“老茶客”,对茶文化的底蕴更了解,多选择传统饮茶方式,更偏爱对身体有益、口感平和的茶类产品。
以茶为媒的新旅游产品,虽然潜力巨大,但可以改善和挖掘的地方还有很多。
周海涛建议,茶主题旅游产品的设计可以更精细化一些,针对不同年龄层的客群,可以设计更符合他们需求的体验产品,目前而言,虽然茶主题旅游的体验项目在走向丰富多元,但地域特色以及创新体验还是不足,存在一定的同质化。其实有很多可以尝试的方向,比如可以多与年轻品牌做联名跨界活动,联合新茶饮品牌推出联名茶旅套餐,吸引年轻流量等。
携程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产品设计方面,需强化“分层运营”策略,针对年轻客群可增加露营茶会、茶主题剧本杀等新业态;针对中老年群体开发“茶修课程+非遗传承”深度线路。同时,要丰富产品内容,尝试跨业态联动。与酒店、餐饮、非遗手工艺等合作,除了常规采摘、制茶、品茶,还可引入茶疗养生体验、茶美食制作等项目,打造“茶文化+”生态圈,延长消费链条。
此外,该负责人还表示,科技赋能方面也有可以挖掘的内容,比如,通过虚拟体验增强现实感,在“定制茶园游”中嵌入AR技术,游客扫描茶树即可查看生长周期、制茶工艺等知识;通过APP实现“线上认养茶树—线下采摘兑换”一体化服务,并利用区块链技术为茶礼盒提供溯源认证;在茶园徒步线路中接入智能语音导览,自动讲解茶文化典故等。
从采访中,本报也了解到,目前春茶游的痛点在于,一是季节性限制,春茶游热度集中在3-5月,需通过“四季茶旅”设计(如夏季茶山避暑、秋季茶宴品鉴)延长生命周期;二是区域发展不均衡:非知名茶产区的交通、导览服务等配套仍需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