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4日
第A19版:未来产业

AI推动互联网向“两化”跃迁

  ▶  孙立彬

  3月29日,“未来互联网产业发展论坛”作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智能时代的技术融合与产业变革”,来自国内外顶尖科研机构、企业及社会组织约180位专家、学者就互联网的未来进行了深入探讨。

  为未来互联网画像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以《以AI加持网络重构和模式变革》为题,提出“AI将推动互联网向智能化、自适应化‘两化’跃迁,重构工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核心逻辑。”

  邬贺铨认为,从2025-2035年,新质互联网可以更好地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

  在2024年召开的第八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上,邬贺铨对未来10年的互联网给出4个方向发展趋势的研判:互联网依然是光纤通信作为整个通信网络的底座,但是会出现能够支撑未来算力的新型光纤;6G网络是未来10年互联网的主要研究方向,实现通感融合、天地协同,打通更多不同行业应用;未来核心网仍以IPv6为主流,进一步实现数据流通可追溯、网络驾驶自动化、网络服务内生安全,既能满足消费级互联网应用,也可以解决工业生产领域及社会管理方面问题;10年后全国算力可能会超过3000个eflops(每秒钟峰值速度),届时可实现异地跨算力枢纽互联,拓展机器人应用更多场景。

  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认为,智能化、数字化与网络化的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从万物互联向时空智能跃迁,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

  李德仁表示,站在时空智能时代的门槛上,这是一个由技术驱动的万物互联新时代,互联网的触角正延伸至天、空、地、海和社会经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静海认为,随着人工智能、6G、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将呈现更加泛在、交融和智能的特性。这些特性将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和体验,并带领我们步入一个更加智能、高效、安全的未来互联网世界。

  如何奔向未来互联网

  未来互联网向我们走来,各方正在积极行动。中国联通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郝立谦表示,下一代互联网将是云、网、算全面融合,边、端、业一体协同的智能互联网,通过技术融合、场景融合和生态融合,实现泛在互联、高效智能的新突破。

  为此,中国联通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在技术融合方面,面对人工智能超大规模计算亟须深化“算网融合”“以算带网”,该企业强化算力智联升级,开展了800G传输技术研究,以及验证测试,完成了IPv6+网络布局;在互联网场景融合方面,重点与联人、联家、联企、联机、联云、联算、联数、联车、联星九大场景融合,加快推进“互联网2030”基础协议与体系架构创新,推进5G双万兆升级,前瞻布局6G技术研究;在生态融合方面,体系化打造下一代互联网策源地,在广域网、新型数据中心网络、边缘融合网络等领域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筹建下一代互联网创新联合体,与多个科研院所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深入合作,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高地。

  世界科学院院长夸拉莎·阿卜杜勒·卡里姆表示,人类正站在科技的重要十字路口,全球互联网产业正在经历的变革绝不只是迭代。但科技的进步必须要结合严谨的管理,世界科学院致力于通过具体行动实现数字包容支持开放的技术标准,提倡在服务不足的地区发展基础设施,建立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技术转移机制。

  世界科学院呼吁,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科技进步的构想和实施方式,首先,技术设计的最初阶段纳入公平性考量;其次,创建差异化又不失尊严的技术采用路径,尊重不同的起点,同时确保没有任何地区会永远落后;再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技术转让成果,不仅包括硬件还包括知识、能力建设和视频的机会;最后,将一部分全球技术投资应用于填补根本性的数字鸿沟,这是对共同未来的投资。

2025-04-14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48920.html 1 <p>AI推动互联网向“两化”跃迁</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