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7日
第A23版:新空天

“沃飞+川航”联合打造空中交通新生态——

“打飞的”去机场即将成为现实

  沃飞长空供图

  ▶  本报记者 罗晓燕

  “打飞的”去机场,即将成为现实。以成都为例,从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下飞机,“打飞的”前往位于成都高新区的中国—欧洲中心,12公里的路程只需花费3分钟时间。

  近日,四川沃飞长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飞长空”)与四川航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川航”)旗下通航投资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署仪式。接下来,双方将携手推进“民航+低空出行”城市接驳场景落地,并在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试飞测试、飞机维修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打造全新蓝图。

  打造出行新场景

  值得提出的是,这是国内eVTOL主机企业与民航航司的首次携手合作,双方将深度融合沃飞长空的产品研发适航能力与川航的体系化运营优势,率先在飞行测试、设施运营、场景拓展、人才培养、维修保障、实体运营六大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加速eVTOL的商用落地进程。

  场景打造是此次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沃飞长空首席市场官费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双方将以eVTOL作为支线运输工具,合作探索“民航+低空出行”的联程服务,衔接川航航班与城市内部、景区之间的“点对点”交通,合作打造国家级eVTOL标杆应用场景,让“打飞的”去机场成为市民出行的新选择。

  “期待借此合作能为行业打造eVTOL标杆应用场景,为后续eVTOL的商业发展提供可借鉴模板。”费岚表示,双方将共建“主机厂+场景运营商”生态矩阵,做到eVTOL产品交付即具备场景应用要求,以产品特色规划运营场景将成熟运营场景等产品落地。

  安全是低空经济生命线

  低空经济要真正“飞”起来,场景之外,需让安全先行。据费岚介绍,沃飞长空旗下主要产品AE200可搭乘1名驾驶员及5名乘客,采用有人驾驶形式。2024年6月,AE200验证机完成全倾转过渡飞行试验所有科目,在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实现了突破。该机型今年将进行载人飞行试验,争取在2026年完成适航取证。

  “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费岚强调,以AE200批产构型为例,设计上采用业内领先的eVTOL航空三电系统,提高了产品安全性;采用“八轴内四倾转”构型设计,具备优异的动力系统故障处置能力,有效保障了机动性、安全性的平衡。而采用八套双余度分布式电驱动系统,搭载四组电池包,也能显著提升特殊飞行状态下的安全性。

  同时,全机旋翼分布于3个高度层,且采用侧倾安装设计,可有效规避人员和重要机载设备受击风险;在地面状态下,所有螺旋桨动包络均位于安全高度以上,降低了起降环境条件要求,有效提升了运营和维护安全性。

  费岚同时表示,低空经济近几年从政策、空域管理、市场等方面获得了很多支持,但希望还能得到相关部门的更多支持。一是加快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出台起降场所、起降点规划布局;二是鼓励低空场景示范运营,持续深化应用场景探索,培育传统交通工具和eVTOL的交通融新场景;三是强化低空服务平台拓展应用,确保“飞得起、看得见、找得着、管得住、落得稳”。

2025-04-07

“沃飞+川航”联合打造空中交通新生态——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48562.html 1 <p>“打飞的”去机场即将成为现实</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