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伟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这意味着,我国人工智能(AI)领域的发展全面向“实”,一个市场规模超万亿元的崭新蓝海亟待加速开启。
“‘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领域的革新,也是一场深刻的产业重组运动。”3月19日,在以“有云处皆智能”为主题的2025浪潮云战略发布会上,与会人士表示,从政策支持到市场实践,企业只有紧密贴合国家战略步伐,才可在万亿级市场中崭露头角。
有云处皆智能
“我们正在进入AI无处不在的智能业务时代,行业智能化发展双向引发数智技术应用趋势变化。”IDC中国区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表示,在这一过程中,可运营私有云作为新的私有云部署模式,具备大规模业务验证的架构、云原生和微服务支撑能力、原生的AI加速计算能力、原生的高可用和灾备能力、高标准云运营服务能力,能够帮助用户从“建好云”转变为“用好云”。
武连峰指出,2024-2030年的7年中,全球人工智能对产业带来的价值影响接近20万亿美元。而云计算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正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创新与转型,转型行业用户未来可能40%-50%的资金投入都与AI相关。
“预计1美元的AI解决方案投入,可能会产生4.6美元的产出。”武连峰指出,AI会驱动所有行业发生巨变,其中,智能体大爆发将是一个重要趋势。对于组织用户而言,首先要确认数智化转型跟组织目标及核心价值观是否匹配,然后厘清挑战、规划场景、借鉴行业最佳实践,最后留出预算。而最关键的一步,在于选择具有行业经验和技术能力的长期战略合作伙伴。他建议,对于组织用户而言,可运营私有云是分布式智能云落地的最佳路径之一。
分布式智能云抢占风口
与会专家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市场的成熟,“云+AI”将成为推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动力。
“我们计划半年内完成现有500个分布式云节点的升级,今年内落地分布式智能云节点超过1000个,成为‘智慧系统的全场景运营商’,实现‘有云处皆智能’的战略愿景。”浪潮集团执行总裁、总工程师,浪潮云董事长肖雪表示,浪潮云率先发布分布式智能云战略,面向组织用户,完整构建起智数云安一体化融合的发展路径,并基于PoweredBy模式,依托云舟联盟形成全场景生态价值链,加快打通面向组织的智能化落地“最后一公里”。
组织用户在迈向智能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过程中,面临的安全性、系统性、持续性等挑战如何破解?
浪潮云总经理颜亮解释说,浪潮云致力于打造具备可信赖、可落地、可持续的“分布式智能云”,同时,针对组织智能落地过程中的人工智能价值预期理想化、数据基础设施不成熟、组织挑战预估不充分等阶段难题,提出大模型(智能体)落地三部曲,通过场景匹配、数据匹配、组织匹配,精准锁定高价值场景,实现数据可信供给及炼化,机器智能人格化,并联合上下游伙伴共建智能化生态,点燃未来“新引擎”。
“2025年被业界誉为智能体元年。”在赛迪顾问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常务副总经理邹德宝看来,云计算已经成为数字经济的基石,推动着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从最初的技术框架构建到如今的深度应用,云计算与AI的融合,逐渐成为科技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人工智能+’从破题落子到全链跃迁,从单点突破迈向全链协同,需要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来打破传统边界。”杭州云深处科技有限公司伙伴与生态合作总监朱景旭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