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由中关村智友研究院与青年科学家50人论坛联合编写的《2024具身智能科技前沿热点》(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深度解读了过去一年中具身智能领域的巨大变化,包括灵巧操作大模型、空间智能、大规模仿真训练平台、触感灵巧手等。
报告认为,近年来,人工智能、传感器、三维仿真和大模型技术的突破,显著提升了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技术在复杂环境中的感知、自主性和交互能力;通过集成先进的语音识别、情感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具身智能机器人可实现更自然的人机交互,并具备了更高效的自主导航和任务执行能力;人形机器人已进入从实验室到实际应用的拐点,其在适应人类生活与工作环境、显著提升复杂任务的准确性方面取得突破,在柔性制造、家居服务和辅助康复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2024年9月24日,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发布最新研发的人居环境机器人“5号”(The Five,小五)。小五采用四腿轮足复合设计,结合自主研发的双编码器大扭矩密度执行器和覆盖180个检测点的大面积触觉皮肤,具备行走、搬运物体等能力,并可通过自适应算法应对楼梯、斜坡、波浪坡等复杂地形。小五基于统一的控制框架,搭载激光雷达和IMU(一种用于测量和跟踪物体姿态如方向、角度、速度的传感器装置)等传感器,结合高精度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绘制)系统实现实时定位和环境建图,在养老院室内外场景中展现精准的地形识别和路径规划能力。其负载能力显著提升,双臂可抱扶承重50千克,每条直线腿可单独伸缩,支持“上摸高、下摸地”的广阔作业空间,能够帮助用户取放高处物品或低矮空间操作。小五还具备多模态人机物理交互能力,可辅助完成抱扶老人等任务,在实验室环境下展现了强大的运动、感知和交互能力,为智能家居和人机共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2024年10月,优必选发布新一代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率先实现与无人物流车、无人叉车和工业移动机器人等设备的协同作业,成为全球首个在工业场景中落地的综合解决方案。Walker S1通过软硬件全面升级,包括一体化关节技术、集成化头部设计和第三代仿人灵巧手,显著提升了其在复杂非结构化环境中的任务执行能力。同时,优必选自主研发的ROSA2.0操作系统和多模态规划大模型为机器人提供了高效的导航和任务规划能力。Walker S1已广泛应用于比亚迪等多家车厂,成功攻克工业场景中的关键难题,累计意向订单超过500台,展现了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巨大潜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并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
市场研究数据显示,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未来几年将快速增长,2025年有望达到数十亿美元,2029年将进一步突破千亿美元。《人形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预测,到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元,占全球市场的32.7%,位居世界第一。此外,2024年前10个月,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共记录69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超过110亿元人民币。资金的持续注入不仅为行业研发提供了强劲动力,还加速了更灵活、更智能的机器人产品跨越应用的“鸿沟”。孙立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