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6日
第A23版:新文旅

第三届国家工业遗产大会在京召开

  本报讯   2024年12月24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上海大学主办的第三届国家工业遗产大会在北京市召开。大会以“遗产活化促产业·文化新质创未来”为主题,聚焦工业遗产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通过持续发掘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内涵,赋能地方、行业和企业发展。

  会上举行了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授牌仪式。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覆盖了采矿业、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启动国家工业遗产认定工作,迄今已认定6批共计231项国家工业遗产项目。

  “共和国印记——工业之光耀中华”工业见证物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经地方推荐和专家评议,最终评定出100项“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和77项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100项见证物包括机器设备、档案资料、工业产品、证书奖章、生产工具及其他类型。77项典型案例则包括国家工业遗产、省级工业遗产、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等。

  大会特邀四川建川博物馆馆长、四川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樊建川分享了《收藏革命文物,讲好中国故事》,讲述革命文物蕴藏的感人故事,深入剖析如何通过博物馆平台实现工业文化的多维传播与传承。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主任谭平作《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传承,推动工业博物馆高质量发展》主旨演讲,他从新时代工业博物馆扮演的“新角色”视角,结合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领域的实践探索,对推动工业博物馆高质量发展提出宝贵建议。

  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党委书记李锐则从“时空叙事”视角,阐述了“广州电力祖屋”华安楼工业遗产的有效保护与活化利用。蒙牛集团副总裁魏薇通过“深挖工业文化多元价值,实现企业社会共进双赢”主题演讲,介绍了蒙牛集团在工业文化研学领域作出的持续努力和实践成果。

  国家工业遗产大会学术研讨会邀请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刘伯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讲席教授徐苏斌等工业遗产专家作学术交流,开展工业历史与工业文化、工业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工业遗产的活化再利用、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修复四大板块学术交流,并举办了“工业遗产保护的跨行业合作”“迈向明天的工业遗产”主题沙龙。

  来自全国各省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中央企业集团公司总部、工业遗产项目单位、工业博物馆、高校科研机构、工业旅游等有关企业共400余名代表参加会议。刘琴

2025-01-06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43922.html 1 <p>第三届国家工业遗产大会在京召开</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