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6日
第A22版:新交通


新能源汽车市场亮点及展望

全球新能源汽车历年销量情况

  我国新能源汽车历年销量及增速情况

  王鹏飞 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研究员。2009年以来从事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及发展战略咨询工作10余年,先后参与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滚动研究、中国汽车技术年度评估等国家部委委托课题。2020年至今,就职于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参与编写一系列行业研究报告。


  ▶ 王鹏飞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引擎。2024年,国家和地方相继推出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加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消费与以旧换新。在一系列政策红利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显著提升。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十大亮点

  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引领全球电动化转型,市场份额近70%

  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强劲增长势头。2021-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历年销量增速均在30%以上。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量主要得益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自2015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位居全球首位,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领跑者。2024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9.6%。

  二、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千万辆时代,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

  新能源汽车车型日趋丰富,整车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2024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126.2万辆,同比增长35.6%,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3%,相较于2023年全年扩大10.2个百分点。近5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历年月度市场渗透率呈稳步增长态势。2024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高于2023年同期水平,特别是在第四季度,各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高于45%。

  三、插混市场快速增长,2024年市场份额超40%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受充电基础设施限制较小,补能方式更加灵活,综合续航能力更强,市场需求得到快速释放。2024年1-11月,我国插混汽车市场销量451.9万辆,同比增长85.2%,高于纯电动汽车同期增速15.0%。市场结构占比方面,2024年1-11月,插混汽车市场占比达到40.1%,相较于2021年的17.1%扩大了23个百分点。

  四、典型城市NEV市场渗透率超70%,车能融合成发展重点

  典型城市新能源汽车推广成效显著,上海市和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规模超过百万辆级别。2024年1-10月,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75.9%。作为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重要基石,能源补给设施亟须紧密结合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做好充电基础设施科学规划及车能融合发展策略等工作至关重要。

  五、绿色货运发展提速,典型场景应用取得显著突破

  近年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货车电动化进程,持续推出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绿色货运配送、换电模式应用试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等示范工程,推进货运领域电动化进程。2024年1-11月,新能源物流车销量41万辆,同比增长64.4%。其中,新能源重卡累计销售6.9万辆,同比增长138%。在场景示范方面,新能源货车在短途高频场景中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六、“两新”政策背景下新能源公交客车迎来新发展机遇

  我国新能源公交车从2014年的3.7万辆增长至2023年的55.4万辆,增长15倍。中国新能源公交车的发展得到了政策的有力支持,并在市场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果。现阶段,新能源公交客车面临地方财政紧缩、地方公交集团营运效益较差等诸多挑战,新能源公交客车置换更新困难。“两新”(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政策背景下,新能源公交客车行业有望在政策、技术、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推动下,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七、自主品牌国际化步伐加快,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

  得益于品牌力提升、技术升级以及产品创新,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快速增长。2022、2023、2024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分别为67.9万辆、120.3万辆、114.1万辆。新能源汽车国际化步伐加快,海外生产、海外销售比重增大,呈现快速发展趋势,“本地建厂+品牌营销”出海模式逐渐成为主流。

  八、产业竞争格局重塑,行业内卷加剧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进入优胜劣汰加速期。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日渐提升,车型迭代更新加速,合资品牌产品市场竞争力下滑。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直销模式盛行,用户服务体验好,并且库存情况好于经销模式。新势力企业分化加剧。2024年前11个月,头部新势力品牌凭借智能化技术迭代、市场定位精准及品牌效应等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然而部分新势力企业由于定位不清晰、无法满足用户需求,逐渐掉队,面临经营困难困境。

  九、智驾带来出行与商业化变革,引领未来交通新趋势

  智能驾驶技术的快速迭代,使得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之间的分水岭越来越显著。自动驾驶技术依托于高质量的数据和强大的计算中心,使新能源汽车高阶智能化成为可能,引领未来交通出行的变革。随着自动驾驶商业模式的推广取得新突破,具备示范性的智能电动汽车商业示范成果涌现,如萝卜快跑在武汉运营Robotaxi,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正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前夜。

  十、汽车与能源、交通、ICT产业融合加速

  新能源汽车产业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技术(ICT)加速融合创新,不仅助推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以及城市交通运行智能化水平也得到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与跨产业融合体现在多方面,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有效参与电网削峰填谷、虚拟电厂等应用场景;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实现车辆与用户端、智能家居、能源系统、路侧及云端多网互联,高效协同。

  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

  典型城市汽车电动化提前到来,车能融合成发展重点。未来一段时间,能源基础设施供给需要有效结合应用场景出行特征,实现充电基础设施差异化布局。例如,私家车通勤等应用场景多以起终点能源补给为主,出租/网约车、商用车等营运场景下多为“起终点补能+路径补能”的组合形式。

  绿色货运走廊着手建设,有望突破长途运输场景受到补能设施掣肘的困境。如京津冀、成渝、宁德-厦门等地已着手建设并运营跨区域零排放重卡示范廊道,将进一步推动纯电动重卡在长途干线运输场景的应用。

  “两新”政策背景下,新能源公交车电池更换后,车辆实时监测与管理工作成重点。新能源公交客车置换阶段,国家鼓励新能源城市公交车购置及动力电池更换价格保持平稳,同时强调更换电池后车辆运行安全监测的重要性。

  2025年,新能源汽车出口仍将保持强劲态势。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等方面,特别是智能驾驶探索方面仍领先于海外大部分传统车企。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短期内受贸易壁垒加速增速放缓影响,但仍是重要增量市场。

  造车新势力洗牌期将持续进行。新能源汽车产业资本市场回归理性,缺乏自我造血能力的企业开始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技术创新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点,在技术快速迭代的今天,只有持续投入研发才能保持竞争力。

  智能座舱短期拼体验,长期拼生态。通过多模态交互和个性化服务,智能座舱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提升整体驾驶体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新能源汽车车企需要在长时期内建立起强大的生态系统,以保持竞争优势。

2025-01-06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43920.html 1 <p>新能源汽车市场亮点及展望</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