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伟
11月29日,LP投顾、中国创投委、粤科金融集团联合举办国有投资机构做好耐心资本最佳实践研讨会,深入探讨激励容错机制问题,为国有投资机构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会上,《2024年国有投资机构激励与尽职免责(容错)机制调研报告》正式发布。
据了解,该《调研报告》数据来自中国创投委与LP投顾于2024年6月第4次启动的线上调研,共有133家机构填写了调查问卷。
五项核心发现亟需重视
容错机制取得阶段性进展,细则完善仍任重道远。超六成(63.16%)受访机构建立尽职免责(容错)机制,其中近半数(48.87%)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更加宽松友好的风险包容氛围正在建立。流程合规则可免责、按整体周期算大账、差异化评价等上一年调研呼声较高的几项内容,今年仍在诸多受访机构的“待办清单”中,容错机制的完善任重道远。
容错与容亏并驾齐驱,固定亏损容忍率合理性存疑。纵观近两年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规定,“容错”与“容亏”两个关键词交替出现。细究之下,把创新尝试导致的失误归结为“错”,反而不利于鼓励创新。同时,接近半数(45.86%)受访机构不支持设定固定比率,差异化评定机制更考验政策制定的智慧。
“有形”的下一步是“有效”,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当前的容错机制面临认同不足、多重监管冲突等难题。当前国资机构的管理架构主要是由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门与财政部打“组合拳”,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提升尽职免责(容错)机制的认同度与可操作性,走好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激励与考核体系覆盖过半,二者步调不一。超八成(84.96%)受访机构已采用绩效考核体系,侧重关注投资进度、财务回报及产业引导效应。而建立激励机制的受访机构刚过半数(57.14%),集中体现在“投资”和“退出”环节,激励机制实现“募投管退”全环节覆盖的机构仅有不到四成(39.85%)。
激励与绩效满意度偏低,优化才能优绩。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体系评价满意度不高,甚至有近半数(45.86%)受访机构缺乏激励机制。国有投资机构需要更具市场化的激励制度与考核体系,综合刺激国资创投活力。
四个现存问题仍待解决
监管与市场融合需深化。国有投资机构的监管体系与市场运营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过于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将导致绩效激励机制与市场脱节,拉低决策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跨部门协调机制有待建立。国有投资机构的管理涉及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国资委、审计局等多个部门,但缺乏跨部门协调,导致政策执行困难。“双重”管理模式下的政策理解偏差与执行冲突,给投资操作带来困扰,增加投资团队的决策压力。
机制内容与可操作性还需优化。目前,政策缺乏全面实施细则,无法全面支持国有创投机构发展。容错范围与容错条件缺乏明确区分,不少概念本身较为模糊,也无法起到限定其适用范围的作用。
第三方服务体系有待加强完善。专业独立的第三方评价和监督机构资源稀缺,影响有限,难以提供有效决策支持,影响服务生态构建。
五大角度壮大耐心资本
《调研报告》提出,目前我国耐心资本仍显不足,业界非常期待壮大耐心资本的后续政策。
立足目标任务,做好顶层设计。《调研报告》建议聚焦创投行业的独特属性,在国家层级构建一套覆盖投资全流程的综合性政策框架,同时涵盖引导基金与管理公司两个层面,确保政策既科学严谨又具备高度的可操作性,为行业提供明确指引。
探索跨部门联动,构建“大监管”格局。《调研报告》建议明确牵头部门,主导建立跨部门沟通协调平台,汇集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资委、科技系统、审计部门等多方力量,统一政策解读与执行标准,确保激励与尽职免责(容错)机制在实际操作中能够高效运转。
推动国有投资机构激励机制市场化转型。《调研报告》建议推动政府引导基金、产业基金管理向公共财政绩效评价体系转变,建立与市场竞争相适应的薪酬架构,同时构建分层分类、多维指标、多个周期的绩效考核体系,并根据政策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一定比例的收益让渡。
确立以尽职免责为核心的差异化评判体系。《调研报告》建议参照市场化最佳实践,建立以尽职免责为核心的容错机制,明确对于非主观失误或行为过错导致的投资损失实施尽职免责。针对不同产业投向及投资阶段设置差异化考核标准,拉长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绩效评定周期,逐步试行全生命周期考核,探索更具成长性和生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鼓励发展第三方服务生态体系。《调研报告》建议政府鼓励发展第三方服务机构,运用数字化金融工具,引导国资机构科学设计基金业绩评价体系,为激励与尽职免责(容错)机制的实施提供专业的参考依据。同时,鼓励第三方机构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等工作,共同推动我国国有投资机构管理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