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6日
第A10版:新交通

布局不够完善 服务不够均衡

充电桩行业“痛点”待解

  ▶  本报记者 于大勇

  近期,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的全国充电桩市场分析显示,目前充电基础设施仍存在的布局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老旧充电桩技术落后、服务不够均衡、运营不够规范等问题亟待提升,部分地县级城市电动车购买的反悔率有所提升。

  专家表示,要想真正破解充电桩行业“痛点”,需要相关部门合理规划、相关企业积极发力,多方联动。

  成绩突出但结构不合理

  充电基础设施为电动车提供充换电服务,是重要的交通能源融合类基础设施。乘联分会整理的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国内公用桩累计增加66.5万个,较上月增长39万个;随车私桩累计增加262万个。公用桩单桩月均充电1474度,较去年10月份的1271度增长不少。

  截至2024年10月,国内公用桩总量达到339万个,较上月增长6.26万个;随车私桩达849万个,较上月增长39万个。

  “近年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坦言,目前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布局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老旧充电桩技术落后、服务不够均衡、运营不够规范等问题。

  乘联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公用桩存在利用率不足的问题:一方面,覆盖不全。当前高速公路还有10%的服务区未覆盖,乡村充电基础设施覆盖率小于5%;另一方面,结构不合理。99%的充电设施还是快充和慢充,64%的公共直流充电桩仍是750V及以下的低压桩,无法支撑下一阶段800V及以上高压超快充的发展。

  “从微观层面上看:第一,运维成本高昂。哑设备占比超过30%,数字化程度低,增加了运维管理的难度和成本。第二,传统风冷设备质量差。设备寿命只有3-5年,运营商还未收回投资,就面临更换。第三,服务质量差。‘僵尸桩’占比达10%,无法充电,加剧了用户充电焦虑。”崔东树说。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一是初期投资不足,导致充电基础设施覆盖不全;二是技术发展滞后,导致充电设施结构不合理;三是运维成本高昂,使得充电桩建设企业难以持续投入。”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新质生产力工委秘书长吴高斌表示。

  “充电桩问题桩随处可见、结构不合理,主要源于早期规划不足、技术标准不统一以及市场需求与供给不匹配。”眺远咨询董事长兼CEO高承远认为,一方面,充电桩建设初期缺乏统一规划,导致布局不合理,覆盖不全;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快充、超快充需求增加,但现有充电设施大多仍为快充和慢充,且电压等级较低,无法适应市场需求。

  多方合力破局

  “破解这些问题的方法包括加大投资力度,提高充电设施的覆盖率;优化充电设施结构,增加高压超快充设施的比例;降低运维成本,提高数字化程度;改进设备质量,延长设备寿命;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僵尸桩’的数量。”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说。

  “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尤其是在偏远区域和公路沿线,形成密集的服务网络。投资于超快充技术研发,确保充电设施与最新车型的兼容性,满足未来需求。实施智能化改造,运用IoT技术监测与预测维护,减少故障发生率,延长设备生命周期。强化设备标准,淘汰落后产能,确保高质量产品上线,提升整体系统稳定性。多元化经营思路,探索增值服务与合作伙伴关系,开辟额外收入来源,改善财务状况。同时,制定鼓励政策,如财政补贴、税费优惠,激发企业布局积极性。审慎制定技术规范,引导市场向高效、低碳方向发展。协调各方资源,促成公私合作,共建完善的充电生态体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表示,面对充电桩行业的挑战,必须采取综合手段,兼顾技术创新、市场监管与市场培育,方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稳健前行。

  “要破解这一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认为,首先,相关企业应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运营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其次,政府部门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如提供税收优惠、资金补贴、土地供应等支持;第三,推动充电设施的商业化和市场化运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充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形成多元化的投资和运营模式。

  “我们应该优化充电桩布局,降低建设成本;推广智能充电桩,提高充电效率,降低运维成本;探索充电桩多元化运营模式,如充电桩+广告、充电桩+光伏等。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完善充电桩政策体系,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加强充电桩建设规划,优化充电桩布局;建立健全充电桩运维管理体系,提高充电桩使用效率;推动充电桩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创新商业模式。”在吴高斌看来,我国充电桩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面对诸多问题,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共同努力进行破题。

  “探索新充电模式:鼓励居民区私人充电桩共享模式,推动私人充电桩智能化改造,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建立健全充电安全保障机制:制定居民区充电桩安全管理规范,授权物业对居民区充电桩进行安全管理;加快高速公路快充网络有效覆盖。”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表示,应结合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加快布局乡镇充换电设施。同时,强化对高速公路、乡镇等保障型充换电设施的补贴支持和税收优惠力度。

  “除政策支持、标准制定、规划引导、市场监管外,还应建立充电桩数据共享平台,整合各类充电桩信息,为企业和用户提供信息查询、预约等服务。此外,通过数据分析,为企业布局和运营提供参考,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广州花照人品牌设计院院长刘保平说。

2024-12-16

布局不够完善 服务不够均衡

6 6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content_142929.html 1 <p>充电桩行业“痛点”待解</p>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