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立彬
10月份以来,中国手机行业战鼓隆隆,各大厂商纷纷点兵派将,一派群雄逐鹿景象。
10月14日,vivo推出新一代高端旗舰X200;10月24日,OPPO发布全新一代年度影像旗舰Find X8;10月25日,华为nova 13正式开售;10月29日,小米推出小米15;10月30日,荣耀发布年度AI旗舰手机荣耀Magic7;同日,vivo旗下子品牌iQOO 13全新发布;10月31日,一加正式发布年度旗舰一加13。
至此,中国主要手机厂商的最新手机系列已全部亮相,接下来势必是一场异常激烈的用户争夺战。谁胜出、谁孤独、谁不满足,静待时间的评判。
新品迭出为哪般
通信业知名观察家、中关村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表示,各大手机厂商在此时纷纷推出新机,主要是因为“双11”购物节临近且之后是元旦和春节,这是一年中手机销售最旺的季节。
此外,经过近3年的低迷期,手机市场正在回暖。
近日,IDC发布的最新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6878万台,同比增长3.2%,连续4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1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0%。预计到2029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8%。
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介绍说,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表现稳步回升,过去3年积压的换机需求逐步释放。随着今年9月下旬开始政府多项促进经济政策的推出,明显增强了市场信心和活力。
另外,AI、显示技术等快速发展也为功能更强大、交互体验更好的手机诞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赛迪顾问通信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徐畅认为,技术不断迭代是推动新机发布的重要因素,随着5G-A网络普及、AI与智能终端深度融合,手机厂商不断推出搭载新技术的新机以保持技术领先。此外,手机厂商在产品设计、功能创新等方面推陈出新,通过折叠屏、曲面屏、高刷新率屏幕等创新设计打造吸引消费者的新亮点。
手机市场谁主沉浮
IDC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vivo继续位居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市场份额为18.6%,同比增幅为21.5%;苹果位居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二,市场份额为15.6%,同比下降0.3%;华为位居第三,市场份额为15.3%,同比增长42.0%;小米和荣耀分别以14.8%和14.6%的市场份额,位居第四和第五。
徐畅表示,目前中国手机市场竞争态势激烈,各大品牌均在努力争夺市场份额,品牌间市场份额差距相对较小,排名时有变动,中国手机市场未来走向将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趋势。值得关注的是,高端市场将是竞争的重要战场,各大品牌会持续提升产品品质、构建核心技术壁垒以争夺高端市场份额。
就未来的技术竞争焦点而言,徐畅认为,AI手机将是未来市场的重要趋势,将成为智能手机进入存量市场后培育新动能的关键着力点,AI技术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自然交互、高维数据处理等方面需求,从而使手机成为自在交互便捷、实时随心、专属陪伴的个人智能助手。此外,随着5G-A网络的不断完善和覆盖范围的扩大,5G-A手机将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未来的6G技术也将成为手机市场竞争的新焦点;在屏幕方面,折叠屏手机已成为市场的新热点,未来的手机市场可能会继续探索新的形态创新如卷轴屏、伸缩屏等。
出征全球市场
除了内部竞争外,中国手机企业也在进行着全球市场的争夺。
项立刚表示,就出货量而言,如果把中国企业作为一个整体看,那么中国企业早已经超过了苹果和三星。从技术层面看,中国企业在诸如拍照功能、一些小的应用等方面也是领先。
徐畅认为,中国手机厂商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已经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若持续保持并提升自身实力,可将3个方面作为重要抓手:一是持续加强核心技术研发与创新,加大在AI算法、图像处理、芯片研发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同时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及芯片制造商等合作,加速技术进步,提升中国手机厂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二是拓展国际市场与本地化运营,针对不同地区市场的需求和特点,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和建立全球化的供应链体系,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三是构建开放与创新的生态系统,依托开放的互联网和AI生态,吸引更多第三方开发者加入其平台,推动应用和功能的多样化,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协同发展,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提升整体竞争力,共同应对全球市场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