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伟) 记者8月19日从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获悉,由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北京能源集团牵头,联合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民网、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等10余家我国语料数据重点单位共同打造的高价值语料可信流通基础设施正式启动建设。这对加快形成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高地,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弯道超车、跨越式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运行关键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各类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为各行业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无限机遇。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其训练使用的高价值语料数据是关键因素。
以区块链、隐私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凭借着可信存证、不可篡改、易确权、充分保护数据隐私安全等优异性能,可以保障语料数据可信安全地流通、使用和管理,有效破解上述难题,彻底摆脱人工智能领域语料流通越来越慢、语料质量越来越低的“泥潭”。
今年以来,我国一批语料数据重点单位已经开始行动。不久前,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民网、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等10余家单位联合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共同成立了高价值语料可信安全流通生态体系。
国家区块链技术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高价值语料可信流通基础设施将运用我国自主可控、性能领先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分布式语料数据互联互通桥梁,链接语料供给方、加工方、需求方,实现全国分布式语料数据可信接入,跨地域可发现、可访问,形成高质量语料数据集;同时,运用创新隐私计算技术,通过“数据不出域、可用不可见”的方式,保障大模型高价值语料数据在处理加工和模型训练过程中无法二次非授权传播;此外,该基础设施还将通过智能合约开展链上激励,为语料资源供给与流转提供持续性的内生动力。
在高价值语料可信流通基础设施的支撑下,国家语料数据的重点单位还将开展基于区块链与隐私计算的语料数据可信安全流通规范制定,形成高价值语料数据流通与增值的可持续生态,推动我国人工智能领域通用大模型与行业大模型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