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查娜)在8月19日召开的2024北京人工智能生态大会上,中关村科学城发布《中关村科学城人工智能全景赋能行动计划(2024-2026年)》。
《行动计划》提出,中关村科学城将建成两个全国“首个”:在全国建成首个人工智能创新街区,强化人工智能新技术新理念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民生活的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辅助感知认知、监管、统计、决策能力,真正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办事效率提高、策略研判科学。在全国建成首个人工智能应用加速器,打造未来场景共创空间、建设国际应用开源平台,面向未来催生一批民生、科研和产业领域的新产品、新场景、新服务,构建高效供应链体系,提高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和商业应用的效率和成功率。
《行动计划》将场景应用创新作为重要抓手,致力于将中关村科学城打造成为“人工智能全景赋能第一城”。以人工智能创新街区为“主阵地”,以十大应用示范工程为“主平台”,以全栈国产技术创新迭代为“主引擎”,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主动权”。力争到2026年,产出100个标杆行业模型产品,涌现100个示范引领典型案例,赋能民生、科研、产业等领域应用,引领带动万亿经济发展新局面。
《行动计划》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遴选实践基础好、应用价值高、推广潜力大、示范效应强的重点场景,聚焦具身智能、医药健康、自动驾驶、智能制造、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政务服务、文旅消费、智慧金融、城市运行,实施十大应用示范工程,凝练人工智能应用的最优路径;并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升级,持续拓展应用领域的边界,推进应用场景项目滚动征集,以需求有力倒逼供给优化、以供给精准服务需求扩大,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海淀方案”,为全国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发展场景应用提供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