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伟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低空经济正蓄势待发。如何加快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创新生态,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技术创新到场景拓展,相关企业期冀国家给予更多政策支持:“扶上马”更要“送一程”。
“低空+”新经济彰显活力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此前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为5059.5亿元,同比增长33.8%,预计到2026年有望突破万亿元。低空经济活力彰显,该赛道众多企业表现可圈可点。
“低空出行是我们的主要应用目标。”沃飞长空CEO兼首席科学家郭亮表示,沃飞长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创造”飞行汽车技术,率先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适航审定受理批复。目前,沃飞长空已与成都FBO、中信海直、华龙航空、甘肃公航旅、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等签订合作协议,在低空出行、公务航空、低空文旅、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合作探索。
“现阶段,沃飞长空主要在进行AE200的研发与适航相关工作,预计将于2026年完成TC取证(型号合格证)。”郭亮介绍说,沃飞旗下全自研战略产品AE200验证机已顺利完成全尺寸、全重量、全包线倾转过渡等系列飞行试验所有科目,成为国内首家完成该类试验科目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企业。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降低,无人机在民用领域的需求规模得到较大释放,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北京卓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雪峰介绍说,围绕“人工智能+无人机”,目前该企业已链接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下游300余所高校及研究机构、100多个地市级城市、2000多家供货商、500多家渠道商/代理商,形成了强大的低空经济生态圈。
“低空经济产业中,80%以上份额集中在无人机领域。因此,企业的发展空间空前广阔,市场需求旺盛。”羚控科技董事长段晓军表示,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羚控科技现有技术储备已基本覆盖了无人机的全部方向,正在顺势而上。
企业面临“成长的烦恼”
在与多家企业的对话中,记者了解到,低空经济赛道在“加速跑”的同时,仍面临着不少“成长的烦恼”。创新能力不足,要素支撑有待加强,制度建设、监管手段、政策支持等方面需要跟上产业的发展速度。
郭亮明确列出该赛道亟须破解的5个方面难题:技术创新、空域管理、市场拓展和产业协同发展、人才培养、国际化发展。在他看来,低空经济和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也需多方协同。
“当前,无人机企业面临法律法规不完善、安全监管弱、市场渗透率低、专业人才短缺及产业配套不足等诸多困难和挑战。”任雪峰表示,目前法律体系中尚缺乏专门针对无人机的完整法规,这导致在无人机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管理漏洞。随着无人机数量迅速增加,如何有效进行空中交通管控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同时,无人机的安全问题包括扰航、隐私窃取、坠机伤人等问题,不仅威胁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还可能影响社会稳定。
“人才短缺不仅限制了创新能力,也影响了无人机技术的推广应用。”任雪峰认为,需要建立更系统化的人才培训和培育机制。与此同时,基础设施不足问题凸显。“无人机产业的发展不仅依赖本体技术,还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系统建设。当前,特别是配套行业的发展,仍然滞后于市场需求”。
段晓军认为低空经济赛道不仅仅是产业链配套不完善、人力资源匮乏问题非常突出,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后,管理能力不足也不容忽视。
“扶上马”仍需“送一程”
“我们的目标是让‘打飞的’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郭亮表示,为实现这一“小目标”,沃飞长空计划联合各级相关部门采用低空经济“分步走”运营策略,加速eVTOL的商业落地进程。
第一阶段:运用成熟的直升机产品打通城市低空航线;第二阶段:运用成熟航线匹配eVTOL进行试运营;第三阶段:运用成熟eVTOL+成熟航线拓展应用场景,实现规模化运营,做实低空经济。
郭亮希望有更多的政策支持,为eVTOL研发企业提供更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作为国家重大发展方向,行业参与者参差不齐,各类资本疯狂涌入,市场竞争出现不平等和白热化,需要国家层面统一发展思路、科学合理投入,支持有能力、有担当的企业平稳发展。”段晓军发出呼吁。
“以后的无人机生产,不再是传统的‘地摊’式一群人围着厂房中间的飞行器,造一架要一两个月,而是像汽车流水线一样几分钟就能下线一架,成本非常便宜。”段晓军表示,无人机赛道的制胜关键,在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引领。唯此才能形成产业规模化、市场化和差异化的发展局面。
任雪峰建议,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推行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同时要对低空经济赛道的投资和融资进行全方位支持。例如,可设立专门的无人机产业投资基金,帮助相关企业解决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在科研支持与成果转化方面,要推动产学研合作、建立创新平台。在市场准入与监管机制方面,要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方面,要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加快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的建设。要加强推动产业融合与市场拓展。促进无人机产业与信息通信、交通物流、文化旅游等领域的融合,培育新的应用场景。同时,支持无人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