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9日
第A2版:要闻

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有新要求

  ▼ 孙立彬

  8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公开征求意见,就开展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或再生利用业务企业提出了相应的管理要求与条件。

  作为新能源汽车大国,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产销量已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然而动力电池退役数量也在快速增长,如何有效利用问题一直广受关注。

  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竞争激烈,但整个产业处在起步阶段,企业技术水平和处理能力参差不齐,由此顶层设计和规范必不可少。

  要求更多更细

  《征求意见稿》明确,为加强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管理,提高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水平,拟对企业布局与项目选址、综合利用能力、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等提出要求。其中提出,积极开展针对正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等再生利用技术、设备、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努力提高废旧动力电池再生利用水平,通过冶炼或材料修复等方式保障主要有价金属得到有效提取回收。

  据了解,早在2019年,工信部就出台《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表示,此次征求意见稿要求更多、更详细,提高了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要求,以促进回收企业提高技术水平,新增对铜、铝等金属的回收要求。

  《征求意见稿》增设了关于企业研发投入的内容,并要求:“每年用于研发及工艺改进的费用不低于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业务收入的3%。鼓励企业申报省级及以上独立研发机构、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针对梯次利用企业,《征求意见稿》提出,应具有关键技术或主要产品的技术发明专利或3项以上实用新型专利。年梯次利用的废旧动力电池量应不低于实际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量的60%(其中利用量和回收量均按重量计算)。

  针对主要有价金属的提取回收率,《征求意见稿》提出:铜、铝回收率应不低于98%,破碎分离后的电极粉料回收率不低于98%,杂质铝含量低于1%,杂质铜含量低于1%;冶炼过程锂回收率应不低于90%,镍、钴、锰回收率不低于98%,稀土等其他主要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不低于97%,氟固化率不低于99.5%,碳酸锂生产综合能耗低于2200千克标准煤/吨;采用材料修复工艺的,回收利用的材料质量之和占原动力电池所含目标材料质量之和的比重应不低于99%。

  回收再利用大有可为

  万联证券投资顾问屈放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张,废旧动力电池产量将持续增长,动力电池回收需求旺盛。此外,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有助于推动行业发展。从长远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据了解,按照车企质保条件,动力电池最大容量如果衰减到低于70%-80%,就需要更换电池。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数量同比增长超过140%,进入退役增长期。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是‘城市矿山’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每年可满足我国新能源汽车20%的锂、11%的镍和25%的钴的资源需求,能够有效降低我国动力电池关键原材料对进口的依赖。

  赛迪顾问最新发布的《2023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显示,预计到2030年锂电池回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废旧锂电池回收量将超过100万吨,约相当于2022年的5倍。

  面对这一大市场,很多A股上市公司已经积极布局。

  4月17日,天奇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与中国长安、长安汽车共同出资设立合资企业辰致安奇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业务。

  此外,格林美、广汽集团、中伟股份等上市公司也纷纷宣布加码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业务。

  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几年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将逐步走向成熟,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支撑。但该行业短期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技术瓶颈、产业链不完善等。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技术、提高处理能力、拓展渠道,以适应市场需求和行业变革。

2024-08-19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4901.html 1 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有新要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