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05日
第A11版:高新产业

生物制造“万物可造”

  ▼ 本报记者 李争粉

  钢铁厂炼钢时产生的工业尾气可转化为鱼饲料蛋白;“地沟油”成了助力大飞机展翅翱翔的航空燃油;来自田间地头的秸秆做成了一次性吸管……这些魔术般变幻背后的魔术师,就是生物制造技术。

  生物制造被认为具有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潜力,其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元级别,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热点。我国同样把生物制造列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表示,生物制造可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模式,未来制造业激烈的竞争点将在生物制造领域,生物制造是我国推进强国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

  多地加速布局

  当前,我国生物制造产业发展已按下“加速键”。各地聚焦自身特点和优势,密集打出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持续加快释放生物制造产业发展潜力。

  2023年5月,《河北省支持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出台,提出推进生物制造产业(包括生物制药、生物食品、生物基化学品、生物材料、生物能源等)高质量发展,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

  2023年9月,上海市印发《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  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30年,建设合成生物全球创新策源高地、国际成果转化高地和国际高端智造高地,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

  此外,合肥市发布《合肥市推进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提出力争到2026年,建设3个以上国内领先的专业产业园区,生物制造产业集群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

  “生物制造产业作为国家部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积极布局不仅是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的体现,更是看到了生物制造所带来的产业模式、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变革。”火石创造产业研究总监刘淑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各地纷纷出台相关专项政策支持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目前上海、浙江等地已形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并涌现出像凯赛生物、华东医药等行业龙头企业。

  创新潜力无限

  目前,在生物制造赛道上,一大批创新成果正在加速涌现。

  7月14日,国家生物制造产业创新中心在深圳光明科学城启动建设,标志着我国生物制造领域首个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正式落地深圳。项目建成后,国创中心将与同样位于光明科学城的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等科教产教平台联动,实现从原创突破到产业发展的上下游协同,加速形成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创中心主任刘陈立表示,国创中心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生物制造“1-10”小试中试放大阶段,探索将原有从实验室到企业的线性转化模式,转变为非线性互动模式,推动我国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球范围内合成生物龙头企业,凯赛生物的生物基聚酰胺与连续玻璃纤维/碳纤维制成的复合材料在多个领域进行应用开发和测试,加速进入“以塑代钢、以塑代铝、以塑代塑”的大场景应用阶段。与此同时,其生物法绿色长链二元酸的研发进展顺利,有望为客户带来生物基长链二元酸产品,而新产品生物基哌啶也已完成中试并着手进行万吨级产业化。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底,凯赛生物携手招商局旗下招商创科,与合肥市政府在当地完成三方战略合作签约。基于合作协议,在今后的业务中,凯赛生物和招商局将携手共进,致力于将系列生物基聚酰胺及其复合材料开发成为“双碳”时代的生物基材料,打造绿色新质生产力,孵化下游各类应用项目,助力新型工业化绿色发展。

  天津创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应用多种益生菌分段固态发酵技术,聚焦新型微生态制剂等研究;广东优酶生物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累计开发出20余种酶制剂品种,应用于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等领域……

  “万物可造”前景广阔

  生物制造产业正逐渐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生物制造“可造万物”的特性将实现医药、工业、农业等产品的定制化设计和大规模制造,推动传统产业向新质生产力转变。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涵盖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等领域的生物经济正处于科学认知基础不断深化夯实、技术突破与场景应用交融拓展、相关产业孕育发展壮大的新发展阶段,光明前景显示良好预期。

  中商产业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生物经济行业分析及预测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生物经济产业规模约为20.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9%。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预测,2024年中国生物经济产业规模将达到21.4万亿元。

  生物制造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生物制造产业部分关键原料、耗材及装备依赖进口,成熟应用的产品在性能上还有提升空间,例如工业酶制剂产量大但是产品性能缺乏国际竞争力。”刘淑静表示,未来可以考虑从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自主创新、打造具有辨识度的专业园区等方面着手培育布局生物制造产业。

2024-08-05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4781.html 1 生物制造“万物可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