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8日
第A1版:封面

“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东北专场举行

推动科技与产业“双螺旋”融合发展

  本报讯 (记者  张伟)  近日,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东北专场暨东北地区国家高新区联盟与校企合作大会在沈阳高新区举办。东北地区19家国家高新区、17家大学科技园、60家企业及11家辽宁省级高新区共2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会上,辽宁省副省长高涛指出,“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交流合作、技术创新攻关提供了有效路径和抓手。此次活动将深化东北地区高新区联盟合作,推动东北地区高校院所企业融入国家“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发展合作格局。特别是在高新区专业化服务的推动下,大学科技园、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将加快与科技型企业精准对接,加速推动人才流动与交流,让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进车间、走向市场,实现科技与产业“双螺旋”融合发展,切实将科教优势转化为振兴发展胜势。

  “本次创新合作行动是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一个重要实践,要突出战略导向、问题导向和成果导向。”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吴家喜指出,东北地区国家高新区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强化科技联合攻关、强化产业协同创新、强化资源共享共建,并加强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全力推动各项行动任务落实,为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作出更大贡献。

  科技部成果司副司长秦浩源指出,东北地区高新区、高校、企业要打造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创新要素、高效配置、政产学研金深入合作的操作性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副主任何年初发布了《东北地区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分析报告》《科研助理招聘周方案》。《分析报告》深入剖析了东北地区各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的发展态势,为推动高新区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数据支撑;《方案》的出台为高新区各大科研机构壮大后备力量、引育高水平科技人才提供了有益路径。

  在主题报告环节,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郝一龙围绕《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改革与实践》,中国科学院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齐红基围绕《新的孵化范式才能造就创业公司的雨林生态》,人社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副主任熊德义围绕《外籍人才引进服务包》,大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国翔宇围绕《协同高校院所创新资源,孵化“硬科技”企业——大连高新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实践》,东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办主任李畅围绕《高校加强成果转化服务企业创新的探索》等主题做了精彩分享。

  会上,东北地区国家高新区联盟与国家大学科技园、企业代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加强成果转化对接、加强技术联合攻关、加强产教融合育才”三大工作任务,为企业、高校、园区合作交流提供了有效路径。

  东北地区国家高新区联盟代表表示,将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科学管理,全面增强领导和推动科技工作的能力本领,全力为科学家、企业家提供更贴心的服务、更良好的环境和更广阔的舞台,为打造科技强国贡献东北力量。

  与会人士表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开创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崭新局面。

2024-07-08 “百园百校万企”创新合作行动东北专场举行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4558.html 1 推动科技与产业“双螺旋”融合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