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8日
第A12版:高新产业

《北京市产业经济发展蓝皮书(2023年)》发布

  本报讯 (记者 张伟)  7月3日,《北京市产业经济发展蓝皮书(2023年)》在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分论坛——“十年同奋进 共谋新发展”京津冀智库论坛上发布。

  《北京市产业经济发展蓝皮书(2023年)》显示,2023年以来,北京积极释放产业发展信号,出台稳运行工作方案和信创、集成电路、氢能、医药健康、北斗等40余项支持政策,全力以赴推动产业经济加快企稳恢复。

  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2023年,北京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合计实现增加值1.35万亿元,占北京市GDP比重达到30.9%。发布实施《北京市高精尖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率先在省级层面开展产业科技创新系统布局。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电子、汽车、医药、装备等重大领域持续高强度投资,人形机器人、新型储能材料等新兴领域成为新的投资增长点。新培育形成信息内容消费、智慧城市和新材料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群产值突破3万亿元,智能制造与装备产业集群产值突破5000亿元级。

  数字经济发展全面提速。2023年,北京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1.88万亿元,同比增长8.5%,占北京市GDP比重达到42.9%。产业互联网新上规企业数量连续两年超千家。率先印发北京“数据二十条”,开展首席数据官制度试点,启动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建设,探索数据基础制度和政策先行先试,以数据交易为引领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形成。率先建成全球性能领先的区块链基础设施,新建5G基站3万个,海淀等4个E级算力中心加快建设。

  中小企业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北京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持续完善,“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着力构建“专精特新”企业“金字塔形”梯度培育体系,已培育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18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95家,“小巨人”企业数量位列全国各城市之首。

  京津冀产业协同走深走实。三地联合印发《京津冀重点产业链协同机制方案(2023年)》,建立联合招商机制、基金群推进机制和项目服务机制,签署产业协同、大数据发展、算力产业、工信智库等多项战略协议,产业统筹机制和力度显著增强。合作完成氢能、生物医药、网络安全等六条产业链图谱绘制,共同培育集成电路、电力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五大产业集群。

  2024年北京将把握新时代产业经济发展规律,巩固增强产业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围绕健全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聚焦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同时,以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为主线,瞄准高端、智能、绿色方向,培育高精尖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24-07-08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4509.html 1 《北京市产业经济发展蓝皮书(2023年)》发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