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0日
第A2版:要闻

AI激发网安行业新质生产力

  ▶ 本报记者 张伟

  “当前,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广泛应用于社会民生领域,激发创新活力和社会潜能。”6月5日,在以“AI驱动安全”为主题的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安全高层论坛暨北京网络安全大会战略峰会上,与会人士表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聚焦“AI驱动安全”主题,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现实意义。

  AI驱动网安体系化建设

  “各行各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速,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新产业,以人工智能为关键技术的新场景,面临的安全挑战更加复杂,各类攻击威胁与日俱增。”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在会上表示。

  在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副局长王营康看来,人工智能带来的安全挑战和攻击威胁尤其值得关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攻击者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网络攻击和网络钓鱼工具等,网络安全从人人对抗、人机对抗逐渐向基于人工智能的攻防对抗演化。”

  根据奇安信发布的《2024人工智能安全报告》,AI既放大现有网络安全威胁,又引入了新型威胁,引发网络安全事件指数级增长。其中,2023年基于AI的深度伪造欺诈暴增3000%,基于AI的钓鱼邮件数量增长1000%。

  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新的网络安全态势,与会嘉宾呼吁进一步提高对网络安全态势的重视,强化体系化安全能力建设。

  “数据安全是人工智能安全的前提和基础。” 中国友谊促进会理事长、国家网信办原副主任陈智敏认为,要从网络安全保卫向数据安全保卫的工作模式拓展,为构建与数字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奠定基础。

  王营康建议,要统筹网络安全各方力量,构建大网络安全工作格局,推动形成体系化防御能力;统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推动形成人工智能综合治理体系;坚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

  AI带来网安行业发展机遇

  “AI驱动安全是大势所趋,未来网络攻防就是‘得AI者得天下’。谁能提前抓住AI变革的机遇,谁就能掌握网络空间安全的主动权。”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认为,当前网络安全格局正在被颠覆重构,这种颠覆重构不仅带来新的安全挑战,也为网络安全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如何尽快发挥AI赋能网络安全的积极作用?与会专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是新质生产力。不发展人工智能就是最大的不安全,要发展AI促安全。” 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海河实验室主任、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呼吁推进AI与网络安全融合创新,“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了网络安全技术的创新;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特性又可以大大提高网络安全管理的效率。”

  “只有高质量发展的AI大模型,才能真正带来指数级能力跃升,激发网络安全行业的新质生产力。”在齐向东看来,做好“AI驱动安全”至少需要具备三大条件:第一,高质量的训练数据;第二,纵深防御的内生安全体系;第三,设备、体系具有统一的输入输出标准。

  AI驱动安全成效初显

  “依托大数据平台,加强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融合,研究基于人工智能的风险异常检测方法,开展网络安全关联分析、事件处置和调查溯源,强化网络安全威胁监测和应急处置,实现网络安全事件的智能响应、联动防御。”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信息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士王继业在介绍国家电网探索人工智能在“守护网络安全,助力能源转型”中的最新实践时说。

  实际上,不仅局限于电力能源领域,很多机构、企业正快速推进AI在网络安全领域落地生根。例如,奇安信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在今年3月对外发售“AI驱动安全”的代表性产品:QAX-GPT安全机器人。

  目前,QAX-GPT安全机器人已被应用于金融、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头部企业,带来威胁发现和研判、安全运营、智能攻防等能力的提升与飞跃。据介绍,QAX-GPT安全机器人对真实网络风险事件研判准确率接近100%,可以消除80%以上无效告警,助力企业网络安全运营效率提升逾60倍。

  随着网络安全领域智能化产品落地,相关市场的规模快速增长。有关统计显示,网络安全领域的人工智能产品市场将从2017年的39.2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348.1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1.38%。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本次论坛突出‘AI驱动安全’为主题,旨在将AI作为网络安全的驱动力,帮助专家快速地识别、追溯和处置安全威胁,提升网络安全防御的智能化水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立功说。

2024-06-10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4251.html 1 AI激发网安行业新质生产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