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20日
第A12版:高新产业

协同创新 BC电池有望加速普及

  ▶ 本报记者 叶伟

  5月8日,光伏龙头企业隆基绿能宣布,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认证,其研发的背接触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HBC)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7.3%。这一数字刷新了单结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也是隆基绿能2023年12月创下27.09%的HBC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后的再次突破。

  这让BC电池技术路线再次备受关注。业内人士表示,BC电池由于其高转换效率和产品价值,将会越来越受到青睐。但BC电池技术的发展还有一段路要走,需全行业协同合作。

  技术优势明显

  近年来,随着P型电池效率接近极限,N型技术脱颖而出,主要包括TOPCon、异质结(HJT)、BC技术等。由于TOPCon、HJT产业化热度更高,且TOPCon产业化进程更快,行业企业纷纷选择TOPCon技术。而光伏龙头企业隆基绿能却选择押注BC电池。

  隆基绿能中央研究院一院负责人童洪波表示:“光伏电池技术的关键仍然是降本增效。通过对比研判多种技术路线之后,隆基发现BC技术是实现转换效率最高的技术。目前行业采用的电池技术,如果要进一步提高效率,最终都指向BC结构。我们认为,BC技术是未来5-6年光伏行业的绝对主流。”

  什么是BC电池?其有什么优势?BC电池全称为背接触电池,是一种平台型结构,能与多种路线结合。

  上海市太阳能学会名誉理事长沈文忠认为,BC技术最大的优势有三个方面,一是正面没有金属栅线,因为金属栅线会遮掉一部分太阳,所以背接触电池技术效率会更高。二是正面没有栅线,非常美观,特别适合分布式光伏场景。三是BC技术的通用性,与TOPCon、异质结、叠层电池都可以结合。

  江苏鹿山新材料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陈磊表示,BC具有高功率、低衰减等优势,更适合分布式场景;具有少子寿命高、衰减小、温度系数低的优势;高效率对应更高的发电功率,节省电站BOS成本;更高的单瓦发电量,带来更高溢价空间;产品美观性适用分布式场景,带来额外溢价。

  随着光伏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持续创新,BC电池技术有望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和主流。相关机构预测,未来,BC电池技术有望占据30%-40%的市场份额,与TOPCon、HJT、PERC等技术共存,构建多元化的光伏电池市场格局。

  新产品新技术涌现

  隆基绿能在宣布其研发的BC电池创造新纪录的同时,发布全新一代超高价值组件产品Hi-MO9。

  据悉,Hi-MO9组件基于高效HPBC2.0电池技术打造,集多种先进技术于一身,拥有更高发电能力、更低BOS成本和更高可靠性等核心优势,最高功率660W,转换效率高达24.43%。

  “在新一代高效发电技术的赋能加持下,Hi-MO9组件全生命周期的发电效能和可靠性表现优异。Hi-MO9预计将于今年四季度实现规模化量产。”童洪波说。

  在此之前,4月26日,光伏电池龙头企业爱旭股份在珠海市举办“再越巅峰,先见未来”新品发布会,推出基于金属铜涂布开发的终极焊接技术——0BB技术,成为全BC路线中首创0BB技术的先行企业;同时发布全球首款带框轻质组件——“星云系列”ABC组件。

  据悉,“星云系列”组件创新应用的高透光前膜、增强性前板、陷光结构,使其兼具高透光(>91%)、强度高、耐湿热、耐UV、抗冰雹、防腐蚀等一系列差异化性能点,加上ABC组件独具的高温抑制功能,使得“星云系列”轻质组件整体可靠性测试表现均优于市场同类产品。

  “0BB技术和‘星云系列’轻质组件,是爱旭追求极限技术的阶段性成果。”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说,“未来,我们将持续推进N型ABC技术创新,让每一平方米土地上的阳光都变成能量,让每一平方米的组件功率更高,让组件的每一瓦功率发电量更高。”

  此外,钧达股份、奥特维、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帝科股份等光伏行业企业在BC电池领域也有布局。

  “龙头企业将会引领带动BC电池产业链配套全面发展,推动BC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沈文忠表示。

  仍需协同合作创新

  沈文忠表示,BC电池引领市场还要看发展时间,但是BC技术一定是最高效的。在BC电池发展的道路上面临着许多难题,包括工艺复杂、成本高、产业链配套不全,一直被业内视为“奢侈品”,需要全行业协同合作、共同攻克。

  众所周知,BC电池技术门槛高,尤其体现在工艺精度控制上。例如,因外表美观、一字型焊接、正面无栅线等特点,需在焊接时进行很高的精度控制,这对工艺、设备等都提出很高要求。

  “BC电池从‘奢侈品’走向平价,离不开工艺制造流程的创新和产业链协同创新。”童洪波表示,隆基绿能秉承开放式创新的姿态,将不遗余力地协同太阳能电池研究、制造、设备、材料、检测、应用等各领域,寻求BC电池产业链更广泛的协同创新与开放合作。

  以封装胶膜为例,陈磊表示,HPBC电池对封装胶膜提出两大技术需求:一是高绝缘,优异的正反面抗PID性能;二是低酸、高水汽阻隔。此外,从美观角度看,HPBC组件中除电池片缝隙以外,其他部分均为黑色,采用与HPBC电池颜色一致的黑色胶膜,组件产品将实现全黑组件。

  “一个技术的发展需要整个产业链的配套。”沈文忠表示,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完善产业链的配套,加快推动BC技术协同创新,BC技术将会迎来利好时机,未来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2024-05-20 6 6 高新科技导报 content_134005.html 1 协同创新 BC电池有望加速普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