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严心
近年来,乐山高新区牢牢把握“金融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文章,构建以政银企合作为底座的金融生态,厚植产业发展沃土,滋润企业茁壮成长。
政策支持与金融助力两大引擎
乐山高新区以政策支持和金融助力“两大引擎”驱动科技创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6家、国家级及四川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瞪羚企业1家、主板上市企业1家,拥有国省市级创新平台72个,推动超过12项科技创新成果实现落地转化。2023年,乐山高新区申报获评四川省“知识产权金融示范区”。
乐山高新区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力,出台《乐山高新区支持金融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着力打造产业金融业态,推进金融产品和技术创新,重点鼓励发展服务于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类金融机构和科技金融等重点领域。
2018年,乐山市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的科技专营支行——乐山市商业银行科技支行落户乐山高新区。5年多来,该科技支行通过创新产品、量身定制等方式打破传统,以实物抵押控制风险的思路,探索支持科技型企业由孵化到壮大的新路。为支持某瞪羚企业扩建生产线,科技支行匹配“乐税贷”信用产品,仅用3天时间就为其发放贷款500万元,解决企业燃眉之急;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某纸业公司量身定制原材料供应链融资业务,提供了3100万元的信贷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金融保障。截至2023年年底,科技支行支持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1.12亿元,占所有企业贷款的88.46%。
2024年,乐山高新区支持高新区国企设立新兴创新基金,首期总规模2亿元,致力于投资扶持园区科技型、初创型中小企业。新兴创新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的一次次突破、进步、蜕变都离不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希望这只基金能成为助力产业成长的起点,今后有更多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加入,让乐山高新区成为产业培育的沃土。”
全面融入“中国绿色硅谷”建设
当前,乐山高新区正在全面融入乐山市“中国绿色硅谷”建设,打造晶硅光伏创新基地,以光伏及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为主攻方向,构建细分赛道正极材料、负极材料、新型储能、新能源智能制造、晶硅光伏、电子信息、大数据七大产业链架构,建设“近零碳园区”,打造“两主七链”绿色产业生态。
绿色产业是乐山高新区发展的亮丽底色,绿色金融是乐山高新区新的发展优势。近年来,乐山高新区积极搭建政银企平台,整合金融资源持续加强对绿色升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3年年底,各金融机构支持乐山高新区“近零碳园区”建设贷款超17亿元。
“这笔资金真的是帮了大忙。”随着一笔1亿元资金的到账,乐山高新区一家生产负极材料的企业走出了建设期以来的资金困境,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春天。这笔“及时雨”般为企业纾困的信贷支持,就源于政银企的良好互动。在2022年的一次金融对接会上,乐山高新区向参会金融机构积极推荐了负极材料这一重点项目,会后成功促成了中国建设银行和企业之间的双赢合作。
这一以金融力量赋能绿色产业的实践并非个例。2023年10月,乐山高新区与乐山商业银行协作,为高新区某光伏、风电储能锂电池产业园项目授信4000万元,为园区顺利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今后乐山高新区将持续擦亮这张“绿色”名片,助力经济可持续发展。
做好有温度的普惠金融文章
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常受困于融资渠道少、贷款利息高等困境,而贷款贴息则以更贴心的服务护航小微企业发展。
为用好普惠金融这一“强心针”,助力企业茁壮成长,乐山高新区先后两次出台并优化鼓励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低息贷款的金融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对科技型企业、小微企业开展纯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融资支持。
近年来,为进一步降低农业领域融资成本,乐山高新区建立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信贷担保风险金,鼓励涉农企业申请“农担贷”,截至目前,累计为涉农企业和个体户担保贷款1000余万元。同时,积极推进“园保贷”,为园区企业放贷5700余万元。设立2000万元乐山高新区专业资本集聚风险补偿资金,为园区35家企业授信1.9亿元。
同时,乐山高新区在数字金融及养老金融领域,依托现有资源与优势,持续推进金融服务及产品创新的探索正处于“进行时”。
作为乐山市创新创业主阵地,乐山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当好金融“五篇文章”的书写者,并以此为引领,因地制宜、因情施策,为服务民生增温度,为经济发展添动能。